2)第557章 赋税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陛下,贩盐税银庞大,就这样白白让良乡商会赚去?”

  经过谢迁提点,百官恍然大悟。

  严成锦微微躬身:“天下没有赔本的买卖,其中利润微薄,还请陛下准许。”

  弘治皇帝沉吟片刻,有自己的考虑:“就依严卿家所言!”

  盐引涉及的白银,数目庞大,而他相信,严成锦胆小怕事,是不敢贪的。

  交给他,比交由宫中的宦官放心。

  ……

  下了值,在牟斌的护送下回到府上。

  严成锦命人唤来王不岁:“三日内,凑足三千万两银子,给朝廷。”

  王不岁吹了口茶,顿时吓得茶盏掉到地上:“少爷,三千两还是三千万两?”

  两者的差别,就如同天上和地下。

  天下最富的商人,财产不过八百万两银子,等同于要四个这样的富商,倾尽所有。

  严成锦知道,良乡的商帮能拿出来。

  良乡经营丝绸、精盐和古玩等众多支柱型产业。

  还有酒水、拍卖、西北塌房的租金,以及各式各样的商品。

  这些赚来的银子,小部分归良乡商会瓜分。

  良乡商会的账目上,有一千万两供流动,只有他和谢玉知道。

  “传本官的命令,倾家荡产也要凑出来,就从你开始吧。”

  王不岁哭了:“少爷,有好处吗?”

  “天下的贩盐生意,由良乡代朝廷打理,欠你们的银子,转成国债,盈利后支给。”

  此事,迟早要让交给王不岁打理,严成锦并不打算保密。

  “可是……就算士绅们肯卖地,也凑不出这么多银子啊。”

  朝廷夏税才五百万两,这是天下的税收。

  良乡一个商会,就想拿出三千万两?打死他也凑不出来。

  严成锦拿出备用方案:“放出消息,告诉晋商和徽商,十日内可加入良乡商会,入股银子越多,分得越多。”

  没了盐引,盐商一定会转寻其他生意。

  其实,这是将他们入商会的银子,再发回给他们自己。

  空手套白狼。

  王不岁面色僵硬,你是早就想好了吧?高啊。

  ……

  皇宫中,

  弘治皇帝在等严成锦的消息。

  朝廷一旦下旨,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挤兑,没有银子,怎么敢下圣旨。

  “严卿家的银子凑出来了吗?”

  “还未支给户部。”

  三千万两白银?百官对严成锦的筹措能力,表示很怀疑。

  弘治皇帝担忧,朝廷国库最充盈的时候,也没有三千万两白银。

  这相当于,将天下两三成的银子,全部纳入口袋中。

  有那么多银子吗?

  这时,牟斌着急忙慌地跑进来:“陛下,宫外数不清马车,装满了白银!”

  片刻后,弘治皇帝和百官来到午门,眸中闪烁。

  一辆双轮马车装着四个大箱子,从街头排到街尾,不,应该说望不到头。

  无人见过这么多银子。

  严成锦也没见过,摆出来,能绕京城一圈了。

  良乡商会的士绅们卖田卖地,凑足了大笔银子。

  算上从满加剌国运回的白银,严成锦猜测,大明两成白银都在这里了。

  “户部清点一下?”

  韩文激动得难以自抑,喃喃地道:“好……好。”

  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上前,将木箱打开,将马车押往京仓清点。

  百官呆滞地望着严成锦,他竟能凑出三千万两。

  弘治皇帝震撼地问:“严卿家何来这么多银子?”

  “良乡商会倾尽所有,再向晋商和徽商筹措所得。”

  三日后,朝廷废止盐引的政令,通告天下。

  盐商纷纷拿着盐引去兑换银子,得到银子,民愤平息不少。

  王恕捋须:“天下盐价终能稳定了。”

  “多谢王公提点。”严成锦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