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1章 秋闱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陛下想杀人的时候,便会如此。

  朱厚照不敢说话,老高说认错就对了。

  认错这事,他自然是有经验,此刻犯了大罪,不敢再顶撞。

  严成锦帮朱厚照求情:“太子顽劣,家父捎信回京,恳请陛下求情。”

  如今能救朱厚照的,只有老爹。

  老爹是西北的功臣,究竟是谁领兵打了胜仗,就连杨一清和牟斌也不清楚,都以为是老爹不敢居功。

  弘治皇帝看完信,厉声道:“褪去衣裤,廷杖二十!刑毕,跪在大殿前。”

  二十大板廷杖,对于朱厚照轻了些。

  严成锦估计,若他不求请,就是三十。

  “儿臣遵旨。”朱厚照心中暗喜。

  萧敬吩咐小太监走进来,将朱厚照带下出去。

  等朱厚照被带下去,弘治皇帝道:“安定伯和西北众将士有大功,朕欲封安定伯,为安定侯,诸公以为如何?”

  这样的大功,爵位升一级无可厚非。

  这时候跳出来反对,除非脑子抽风了。

  鞑靼人折损了三万兵力,想来又能安定三年。

  严成锦还以为能混个国公,没想到,只是安定侯,还是一次性爵位,不能世袭。

  老爹的官职实在太弱了些,武不如文,虽然三边总制叫的好听,却不如兵部尚书。

  而自己也仅仅是九卿,距六部和内阁,还有极远的距离。

  “臣替家父,谢陛下恩典!”

  朱厚照被拍了二十大板,皮开肉绽,绷紧双拳。

  百官从大殿中出来,严成锦递给朱厚照一本书:“殿下转移注意力,就不疼了。”

  朱厚照气急败坏:“本宫最讨厌看书了,你还往本宫伤口上撒盐。”

  弘治皇帝从大殿走出来,瞪了他一眼,去了仁寿宫。

  ……

  还有三日,就到秋闱。

  杨廷和告假几日,在府中给杨慎讲学,四书五经都很有信心,唯独心学。

  策题从心学中出,却猜不出来,更难受。

  偏偏还不能找严成锦请教,避免被人说成鬻题。

  “爹,孩儿定会中北直隶解元。”

  杨廷和叹息一声,摇头道:“你不知严成锦,此人性情极为稳重,出题应当不会简单。”

  陛下说了,策题极为简单。

  可严成锦却又说,策题极难,究竟是什么题?

  王守仁被请到杨府,杨廷和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我与令尊,同为詹事府属官,你应当常来世伯府上走走。”

  王守仁想了想,猜到杨廷和的心思:“老高兄出的题目,就算是在下,也猜不到,恐怕难帮世叔。”

  他说的是实话,严成锦不能以常人揣测。

  常常觉得,严成锦的智慧,在自己之上。

  又怎么能猜得出来。

  杨延和见问不出来什么,便寒暄几句,将王守仁送走了。

  晃眼三日过去,今日是秋闱的日子。

  弘治皇帝上早朝时,没看见严成锦和李东阳的身影。

  “今日是秋闱了吧?”

  “回禀陛下,正是,李大人和严大人已在贡院,接受书生们行礼。”萧敬道。

  百官面色各异,科举向来有南北之争。

  官员也分南北两派,不知严成锦出了什么题,中第的人,千万不要太少才好。

  京城沸沸扬扬,书贩们占据最好的位置,笔墨字画排开,像庙会一样热闹。

  街道上,到处是青衣黑帽的儒生。

  严嵩拿着笔墨,站在贡院门口,来往有许多书生。

  “吾定要考上北直隶解元!”

  贡生们先入考场准备,今日还未正式开考,就算搜身验明身份,也要大半日时间。

  李东阳站在贡院门口,身后是蒙人笼嘴的严成锦。

  科举结师傅与门生的情谊,是暗文化了。

  “你戴着面巾,书生如何知道,他们的恩师是何人?!”

  严成锦不置一言,看见了严嵩和杨慎。

  不知今科解元会是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