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3章 圣命难改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收回旨意,就一同请乞致仕。”

  刘健三人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我等怀疑你想骗我们致仕,然后继承首辅之位。

  严成锦如今是末辅,末辅没有存在感,官职小的可怜。

  连吏部尚书也比不上。

  想要升首辅,要么熬死李东阳和谢迁,要么等朱厚照继位。

  这是他职业规划的瓶颈期。

  以致仕相逼,不是新鲜的招数。

  史上,刘健三人劝谏朱厚照斩杀刘瑾时,用过一次。

  谁知,朱厚照不按常理出牌,摆摆手,真让他们致仕了。

  只是想想当时的情景,严成锦便觉得极为尴尬。

  “陛下宽仁慈善,三公于陛下而言,不啻于头脑加四肢。”

  李东阳斟酌片刻,道:“愚弟以为,此子所言有理,如今想要陛下收回旨意,寻常劝谏已然无用。”

  刘健和谢迁考虑片刻。

  大清早,十二月的京城,飘起了雪花。

  大臣们哆嗦着身子,里裳穿上良乡的羽绒背心,臃肿得像一头站立的猪,面色却红润略带喜意。

  今日的钟声,比以往敲得更早一些。

  百官循序走过金水桥。

  萧敬命人在奉天殿的门前,铺设地毯,蹭掉百官脚上的雪。

  百官面上喜气洋洋,今日就要废除太子了。

  刘健三人先走进大殿。

  弘治皇帝心知,三公今日还会再劝谏,并不想上朝。

  可他下了圣旨,今日,就是废除太子,要立皇孙为太孙。

  “三月前,朕下的旨意,诸公可还记得,今日,朕要下旨册封太孙,废太子之位。”

  “明君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臣恳请,陛下收回圣旨。”

  刘健和韩文几人站出来,排成两排,跪伏在大殿中。

  “这三月来,朕何尝不在反思,朕虽然称不上是明君,幸好有诸位大臣多次匡正谬误。

  可这孽子,除了严卿家给银子,谁人劝谏也不听。

  帝王不能听从谏诤,如何能圣明?若他登基,委实让朕担忧。

  所以,诸公不必多言了。”

  若是以前,他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如今,有了皇孙,就拥有了一次重新锻炼储君的机会。

  他再也不会娇惯了。

  刘健微微躬身:“太子如此,臣等有不可推卸之过失,无颜再辅佐陛下,恳请陛下,准许致仕。”

  百官愣了片刻。

  弘治皇帝眸子抖动几下,掩饰不住脸上的神情,惊骇之色显露无余。

  他虽然想废除太子,但三公替他处理政事,是无可替代的贤臣。

  若真致仕,便是朝廷的损失。

  严成锦站出来一步:“依臣所见,太子并非昏庸,能文能武,若有良臣辅佐,或许,大明会再添一位文皇帝。”

  文皇帝文治武功,开创永乐盛世,不就是他造反得来的吗?

  若说胡闹,谁也比不过朱棣,直接杀到京城。

  刘健微微抬头,小心打量弘治皇帝的脸色,见他有些动摇了。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面色为难道:“圣旨已昭告天下,尔等让朕如何追回?”

  皇帝出口成宪,废除太子的旨意,传遍了京城。

  百官颔首点头。

  今日本来是册封太孙的日子,坊间的百姓都等着邸报呢。

  忽然,来一封撤旨的旨意,这不是拿百姓寻乐吗?

  日后,再颁布圣旨时,还有多少威慑。

  李东阳垂眉紧锁,陛下难得松口,却又遇上了另一个难题。

  严成锦却道:“陛下,若太子能立下军功,这道旨意,就不难废除,恳请陛下,等边军奏报传回京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