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章,初次指挥_战争从亮剑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捋一捋,那孺子可教的模样就更形象了。

  这里刚达成统一意见,李平安派出的警戒哨就带来了土匪快要到的消息。

  众人忙按照布置行动了起来。

  出谋划策还行,亲自上阵就不行。说的就是袁晨铭。

  徐小勇去忙了,二傻爬上山去跟着队伍准备伏击,没人顾得上他。

  出于安全考虑,他拉着两个女兵往后撤了百十余米,找了块山石躲在后面,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沿着山间小道,赶路的人衣着五花八门,扛着刀提着枪风风火火往前走,大有梁山好汉的模样。

  打头前走的一位,一只眼睛用黑布挡着,身上穿着绸缎衣服,腰里别着两支二十响。

  显然,浑号一只眼的土匪头目,说的就是他。

  在这小阴山一带,不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还是那能让小儿啼哭的角色。

  夜里,如果谁家的孩子不停的哭闹,那其父母必定会说,“哭,再哭,小心一只眼听见声音,杀过来把你抓走。”

  哭声戛然而止,效果立竿见影。

  基本上这方圆二十里的地界,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村子要按季度交粮交钱,上供纳税。行商路过此地,也要交钱抽税。

  不服者,下场不必多说。

  搞得这方圆二十里就像个独立王国似的,简直无法无天了。

  国中国这种事情,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愿意见到,在民国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一九三四年。

  饱受山匪侵扰的安定县来了位新县长,从山西土皇帝阎高官那里请到了晋绥军的一个团,专门赶来剿匪。

  当时那阵仗,千余人的兵马开过来,全县震动。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旗帜招展人山人海,欢迎的人群排到县城外三里地。

  任谁都在说,一只眼他们这些山匪完蛋了,这一千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更别说还拿着一千条枪。

  实际上,当时发展到一百多支枪,两百多人队伍的山匪一只眼,看到晋绥军势大,直接放弃了老巢藏进了山里。

  在山里捉迷藏,后来经过严苛训练的日本人都无法抓住对手,更别说晋绥军。

  一只眼在山里和晋绥军兜了一个月圈子,又埋头藏了一个月,损失并不大。

  等围剿他的大军走了,又站出来,宣称自己是胜利了。一时间名声大噪,成了道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倒也聪明,之后也再也没有进犯过县城。

  旧式军队开拔得要开拔费,打场仗必须得先有钱发军饷,喂饱了官兵才能行动。

  县城里的官员乡绅一算账,得了,与其凑钱请军队来,还不如让这家伙抢呢!

  过了三四年潇洒日子,一只眼麾下的队伍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日本人之前,已经有两百多支枪了,名声大到太原那头都知道到了。

  有官员还建议:打土匪太花钱了,费时费力,不如招安。给个保安团长的职位,拉到体系里慢慢的改编。

  既能得到一支有力的武装力量,还能解决一个心腹大患,岂不两全其美。

  巧了,三七年,日本人来了,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投靠了日本人,当上了伪政府县长。

  一只眼拿到了两份委任状,一份是抗日民团团长,另一份是安定县警备队队长。

  没等他来得及做决定,投靠哪一方,八路军来了。

  这回他们算是碰上硬茬子了,两百多人的队伍一场仗打的就剩几十人。没了实力,两份任职也都灰飞烟灭。

  八路军,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但眼下他还真不敢碰八路军,也就欺负欺负老百姓。

  “老九,你说的人呢?”

  “大当家的,就在前头,不远了。”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