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277章 ,封建与新时代的对立_大明镇海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的时候刘晋和王守仁很轻松的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也是一直在做各个方面的努力,但是到了现在。

  这也就是典型的打破壁垒之后的现象了,市场有竞争才会有服务,才会有更好的品质和价值。

  为此刘晋甚至于还使用粮食来冲击全世界的主要粮食产区,让欧洲、奥斯曼帝国、波斯、中等等地区放弃自己种植粮食,转而去种植棉花、养殖绵羊,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原材料。

  比如他们认为新学是传播公家派思想和其它新思潮的根源,应该要严厉的禁止新学,禁止新学学校的开设。

  他们当然不希望失去自己的工作,失去自己的生活,更不希望和祖辈一样是文盲,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会。

  很简单的一点,资本主义时代和工业时代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市场。

  这些说到底都是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服务的,为资本家寻找原材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让大明帝国的产品可以销往全球,同时也是从全球各地获取原材料。

  永盛皇帝朱载城开始重用这些封建的守旧派官员,他们不仅仅没有做这方面的努力,甚至于开始倒行逆施,出台一些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出来。

  他们获得了更高的收入,也过上了与祖辈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他们是现在大明的主流和主力军。

  这就要求官府这边要积极的去服务好社会,筹集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同时更好的去规范和管理市场,普通基础的教育,培育更多的合格产业工人等等。

  依靠这样的办法,将社会分成了普通大众和精英阶层,精英阶层牢牢的把控着所有的一切,而普通大众则相对于显得有些愚昧而无知,甚至于很多来基础性的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多少都算不出来。

  可是对于新时代的资本家而言,他们的要求就很多了,比如资本家要建工厂,那自然是要求修建好的公路、铁路、港口等等,这样才便于原材料和商品的运输。

  除此之外,资产阶级更希望官府能够有更快速的反应速度,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或者是麻烦之类的,能够快速的去解决。

  按理说应该是按照朝廷的制度来进行分配,分给那些商人,然后再卖给全国各地的百姓。

  因为盐铁的专营,故而这些盐商可以肆无忌惮的太高盐价,这盐不吃也得吃,卖的再贵,也是要买的。

  新学就是基础,禁止新学,这是动了他们的根基和基础,自然而然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反而还想要以前那种帝王时代的话,他的未来将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化。

  归根结底的来说,其实就是话语权的争夺。

  可是到永盛朝的时候,永盛皇帝开始重用其那传统的守旧派文官来,这些守旧派的文官,他们的主张就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背道而驰。

  联合起来要推翻朱家王朝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也并非不可能。

  并且现在资产阶级也已经有自己的思想指导,也有了南非殖民地、西洋联合商行给大家做出来的示范。

  公天下并非是不可行的,事实上公天下比家天下还要做的更好。

  如果永盛皇帝再这样下去的话,资产阶级革命必然会发生。

  PS:求票票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