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3章 ,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_大明镇海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都已经清楚的将这一切都写的清清楚楚。

  很显然,这也是刘晋的意思,就是要用银子来刺激大明的老百姓不断的往外海外去走,不要总是将自己的眼光局限在大明的这一亩三分地上面。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刘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一年多的时间,六千多两银子!”

  茶楼里面的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

  他们这些人都是京城里面的人,能够来茶楼消费,显然都是有钱人,可是听到一年多时间赚六千多两银子,一个个都忍不住眼睛泛红了。

  银子的购买力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三两银子都可以娶婆姨,几两银子就可以盖房子,即便是京城的房子有个几十两,百来两银子也可以买下来的年代,六千两银子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那就是天文数字。

  可能三千万两银子对他们而言还没有如此强烈的感受,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三千万两银子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拥有。

  可是听到出海的船员,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可以赚到六千多两银子之后,大家都忍不住眼红起来。

  仅仅只是去黄金洲一趟而已,一年多的时间,赚到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这似乎好像都是大家都可以触手可及的事情。

  整个京城,不,是整个京津地区的人都疯了。

  并且随着这个消息不断的扩散,慢慢的扩散到整个大明,大明的老百姓都不淡定了。

  以前讲的是小富即安,有个三亩田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可以了,安于现状,都不喜欢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可是现在,随着消息的扩散,聚集到天津这边的人就越来越多,无数的人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入天津海事学院,想要学习航海技术,想要出海,想要去黄金洲,想要一夜暴富。

  “走,走,去天津,出海去黄金洲,一夜暴富啊~”

  “趁着年轻出去走一趟,一年多的时间就可以赚到一辈子的都花不完的银子~”

  京城这里,年轻人邀上自己的三五好友,背上行囊,告别父母妻儿,朝着天津这边走去,没有人能够在银子的攻击下保持淡定。

  纵然是一些读书人,此时此刻也是放下了手中的四书五经,科举我都不考了,考科举太难了,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考上的。

  这出海去黄金洲一趟,一年就赚个几千两银子回来,之后也还是可以慢慢的再考嘛。

  听说天津海事学院这边招生,要求能够识文断字,读书人的优势很大,很容易就能够考进去。

  不单单是年轻人在躁动,连一些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人也同样在躁动,这地都没做办法安安心心的种了。

  身边的人都在想着去天津,你如果还窝窝囊囊的种地,连自己的婆娘都会看不起你,去黄金洲又不是一定非要年轻人才能去。

  只要吃苦耐劳,那也是一样可以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