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法之战:***一响,黄金万两_货币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普奥战争的输家当中最窝囊者,非法国的拿破仑三世莫属,他眼睁睁地看着普鲁士在自己眼皮底下迅速崛起。法国在俾斯麦的战略性欺骗之下,非但没有获得任何实质上的“中立补偿”,反而在卢森堡的题目上被俾斯麦奚落嘲弄。拿破仑三世在疏远奥地利的题目上所犯的错误与楚怀王被张仪用“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楚国与齐国断交如出一辙,楚怀王与拿破仑三世同属那种爱贪便宜、志大才疏之辈。

  一向玩大国均势游戏出神进化的英国,此时对普鲁士即将同一德国而崛起成为英国最大的挑战者这一危险远景并没有应有的敏锐。英国仍然被爱虚张声势的拿破仑三世忽悠住了,过高估计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实力。法国于1859年动工开凿的苏伊士运河,已在1869年竣工通航。英国以为这是对它统治下的中东地区和印度的一种直接威胁:假如断了英国本土与印度殖民地的交通线就即是斩断了英帝国的脊梁,这是英帝国主义者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于是战略短视的英国政府把普鲁士作为抗衡法国的气力,对普鲁士同一德国的行为大开绿灯。英国对法国的顾虑压倒了对德国同一的担忧。

  沙皇***自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后,同英、法关系冷淡。它表面上保持中立态度,实际上支持普鲁士对法国作战以便坐收渔人之利,以报当年的一箭之仇。迟钝而封闭的沙皇正专注于在巴尔干煽风点火捞取些蝇头小利,对普鲁士这一昔日的反法盟友和几十个疏松的德意志邦联小国并未完全放在眼里,从而埋下了未来败亡的伏笔。

  奥地利新败,财政濒于破产,虽想支持法国对普鲁士进行报复,但已力不从心。

  俾斯麦与其说是个伟大的战略家,不如说是个幸运的冒险者,他的幸运在于他的对手们在战略上的疏忽和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闪电般的崛起。普奥战争结束后,只有俾斯麦心中清楚,要想完成德国的同一大业,不打败强大的法国事不可能实现的。普法战争将不可避免。

  普法战争的引火线是所谓“埃姆斯电报”。1870年7月初,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的一位亲王被选为西班牙王位继续人。拿破仑三世以法国不能容忍东西两翼均受到威胁为借口,命令法国驻普鲁士大使提出***。当时,威廉一世在埃姆斯温泉疗养院休养,他向法国大使表示,霍亨索伦家族可以考虑放弃西班牙王位继续权。但拿破仑三世仍不罢休,又命令法国大使找威廉一世作出书面保证。威廉一世答应回柏林再谈判此事,同时给俾斯麦发了一份电报。俾斯麦接到电报后,删改了电报的一些内容,使之成为威廉一世拒尽同法国大使谈判的通电,并在报纸上公然发表。1870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