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信弃义:英国统治精英与犹太复国主义的矛盾_货币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之后,以罗斯柴尔德爵士为首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一心希看协约国在“一战”的胜利,能够打开犹太人在巴勒斯坦这块上帝期许之地复国的大门,但是现实情况的发展,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

  从英国统治精英的世界观来看,大英帝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有三大支柱:第一,控制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第二,控制中东地区这一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战略关键地位,以确保英国势力范围与印度和其他远东殖民地的咽喉耍道:第三,防止任何其他势力控制这一地区,从而对上述英帝国核心战略利益造成威胁。因此,英国在中东地区的必然战略就是始终将这一地区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垄断一切政治、经济、军事权力,而尽不愿意在这一地区出现难以控制的独立主权国家,不管这个国家是犹太人的国家还是阿拉伯人的国家。

  于是,在战争胜利之后,英国人背弃了战时由于需要寻找打垮奥斯曼帝国的盟友,而许给阿拉伯人建立独立阿拉伯国家的诺言,一手将该地区纳进英帝国托管的殖民地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再执著于《贝尔福宣言》的原则,一来势必激起阿拉伯人的极大反弹,二来也未必符合英帝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于是英帝国外交部、殖民地事务部和巴勒斯坦的英国托管当局执行了一条鼓励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同时抵制犹太人建国的折衷方针。结果这一方针既惹翻了阿拉伯人:凭什么我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要让给犹太人,而且这伙人很可能在我们的地盘上建立国家?——又激怒了犹太人:建国希看幻灭,背信弃义的英国人摆明了就是过河拆桥。

  在阿犹冲突、巴勒斯坦当地人民与英国托管当局的矛盾日益激化、冲突不断的情况下,英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对其巴勒斯坦政策进行进一步调整。

  1922年7月,英国殖民大臣丘吉尔代表英国政府发表了一项声明,史称《丘吉尔***》,其主要精神包括:(1)无意将整个巴勒斯坦变成一个犹太民族家园;(2)犹太社团有必要增加移民人数,但其数目不得超过当地经济吸收能力。

  1930年10月,英国殖民大臣帕斯菲尔德代表英国政府发表了另一项政策声明,史称《帕斯菲尔德***》。其主旨在重申《丘吉尔***》阐明的各项原则基础上,将维护阿拉伯人的利益置于帮助建立犹太人家园的努力之上,宣称假如犹太移民影响了阿拉伯人的就业,就应当减少或停止犹太移民的迁进。

  1939年5月,英国政府又单方面发表了《关于巴勒斯坦事务的的***》,由于当时英国的殖民大臣是麦克唐纳,这份***又被称为《麦克唐纳***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