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希特勒的权术_货币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希特勒上台和拯救经济危机的手法上看,希特勒并非是人们通常以为的疯子和毫无理性的人,恰恰相反,作为一个政治家,希特勒有着相当高的政治权术。

  他倚重费德尔的思想并真心认可这些理论,却终极选择了并不志同道合的沙赫特作为经济部长,这是由于希特勒明白沙赫特是“有来头”的人。希特勒上台和执政初期,经济凋敝,失业严重,社会动荡,政权不稳,此时他必须要稳住国际银行家势力,不能过早暴露自己真实的战略目标,以免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他利用了沙赫特的金融才华,却始终对他保持着强烈的戒心。

  刚上台的希特勒固然将反犹作为政治大旗,但在实际政策操纵时,却经常进行利益交换。在哈瓦拉计划上如此,在奥地利对待罗家如此,在下一章中讲述的与犹太复国组织秘密接触也是如此。

  沃伯格家族作为犹太人,本应受到德国纳粹的***,但沃伯格在德国的家族银行在纳粹上台5年之后的1938年仍在照常营业,并且还获得了巨额盈利。不仅如此,麦克斯·沃伯格就在希勒特眼皮子底下担任着德国中心银行的董事和德国最大的产业托拉斯IG法本团体的董事,直到1938年移民美国。希特勒不想打草惊蛇,过早暴露自己的企图,引起国际银行家的警觉,因此始终不动麦克斯。

  直到希特勒控制了经济危机,纳粹党羽翼逐渐饱满,并预备在欧洲发动战争的前夕,才着手清算国际银行家的势力。他在1938年将麦克斯赶到美国,1939年解雇了沙赫特,并解散德国中心银行董事会。

  希特勒明知自己正在被国际银行家利用,他将计就计,在给对方自己很听话的印象同时,争取到时间和条件得以静静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在建立德国强大的战争机器过程中,为了迷惑英国的统治精英,他口口声声号称与苏联势不两立,从而赢得了张伯伦的“绥靖政策”,甚至在1939年9月进攻波兰的时候,西线的英法联军还在静静静地等着希勒特拿下波兰之后继续进攻苏联。没想到德国和苏联媾和平分波兰领土,随后忽然杀,一个回马枪,向西突击,将英法联军33万人铁壁合围在敦刻尔克海边,正在英法联军上天无路人地无门的最后覆灭的关键时刻,希特勒却忽然下令前线雄师停止发动最后进攻,放英法联军一条生路。这是“二战”期间最大的悬案之一,很多军史学家以为希特勒犯了一个严重的军事错误,实在希特勒犯的是政治幼稚病。

  希特勒骨子里是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他打垮法国完全是为了报《凡尔赛和约》的一箭之仇,他不想也不能与国际银行家彻底决裂,所以他留了33万英法联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