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3章 尤浪漓娶亲(上)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炎昌一案,对整个满清辖区的影响甚大。民间的传说越传越广,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打听此事的来龙去脉。

  世上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李炎昌一案的由来,最早是从《南方日报》披露出来的消息,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于是,众人纷纷四处寻找那期的《南方日报》,果然找到披露的内容。

  紧接着,最新一期的《南方日报》,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渠道,又披露了清廷的调查结果,并将整个菏南的开封府、卫辉府、彰德府、菏南府、汝州、许州、南阳府、陕州等各地州府的侵吞赈灾情况,进行了披露。

  这下,《南方日报》成了最为抢手的宝贝。不但各州府县城里的读书人和乡绅人人以自己拥有一份《南方日报》报纸为荣,连乡野之间也有不识字者打听什么广州来的报纸。

  但《南方日报》本就发行数目不多,到北方,更是稀少。特别是远离广州和圣国统辖区的中原和京师之地,仅有的报纸也是从糊南和茳西等边境区域高价购买,再由托行商或驿站信报人员辗转捎过去的。

  一时间,《南方日报》声名大振,满清统治区的各地士子乡绅们都纷纷关注这份消息灵通并且及时更新的报纸起来。

  而随着各地读书人的宣传,《南方日报》上的信息和观念也进入乡野之间,许多人虽然表面上说这《南方日报》是粤贼办的,是违禁之物,但私下里却纷纷为报上的内容所吸引、惊叹和折服。

  待官府发现,宣布对《南方日报》进行查禁时,这份报纸已经深入人心,难以禁绝了。报纸的黑市高价与高利润,也推动着各路人马,从私下的渠道源源不断地将报纸继续往北方推广着。

  满清统治区消息灵通的乡间百姓们,从不知道什么渠道得来的《南方日报》中,得知满清菏南各府贪吞赈灾银的情况后,纷纷感叹清廷官府的黑暗,诉说着十个官员九个贪,对大清朝廷十分的失望。

  以那个时代的自然环境和微弱的自然抵抗力,有几个地区以前会完全没自然灾害?

  联想到以前的各类灾害,他们便联想着,说不定朝廷早就拨付了赈灾钱粮,只是都没到自己手上,肯定也是这些贪官污吏私自吞没了。

  于是乎,一时间,满清的地方官府公信力全无,官员声誉降到极点。

  加上《南方日报》上,宣传圣王王府在圣王的带领下,如何地赈济灾民。报纸上直接写明,什么级别的灾害,根据受损等级,灾民应该受到多少的赈济。

  一边是受灾严重,赈灾却不多,还连连被侵吞,官吏饥饿如狼虎;一边同样是受灾严重,却赈灾积极,直接发现粮到乡民手中,官吏送到村寨。孰好孰坏,乡民从报纸上一听便立刻明白。

  于是乎,尽管满清统治区的乡民嘴上不说,私底下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