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章 电缆和油田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马袅镇上,冯云山还饶有兴趣的让临高县长王承烈将镇公所的镇长以及警师、税师、教师等相关人员都找来,召见了他们,勉励他们好好为自己、为中华帝国效力。

  通过了解,冯云山清楚如今的县以下的各乡镇基层官府都已经建立了起来,作为最底层的官府单元,直接接触百姓的便是乡镇官员,从后世过来的冯云山最为重视这一层级。

  毕竟后世的经验告诉他,乡镇官府才是跟百姓最为密切的,百姓也只是通过各乡(镇)公所才对整个中华帝国朝廷最为直观的认识。因此,能不能争取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取决于百姓能不能过上安定地、能吃饱饭、穿暖衣、有奔头的日子,而这些,却都要通过乡镇一级的官员来直接实现。

  不过经过一番直观的查看,冯云山还是挺欣慰的。马袅镇公所还算比较务实,除了镇长和教师是从临高县派来的外,其余的基本上算是四周种植橡胶园的客家移民,也算是本地人了。而且,因为琼州府北部黎族百姓不多,而客家移民主要迁入的都是琼州府北部和中部一带原本人烟比较稀少的地方,因此与黎族争地倒没有发生。因为镇公所本地客家人居多,而且对待移居过来的客家百姓都很好,也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办了许多好事,还是很得客家百姓的拥护的。

  因为客家移民的团结,加上县衙和镇里给各村的移民补贴了一批粮食,基本没让百姓饿肚子,因此一直以来困扰移民地区的打架斗殴鸡鸣狗盗之事发生的很少,让警务所轻松不少,闲下来的警师和警员,便组织了一批青壮在农闲之余进行军事训练起来,顺便深入山林之中打猎,将祸害庄稼的几头野猪都除掉了。

  而镇公所还开办了一个初等学堂,让马袅镇上以及四周村子里的儿童们免费进学堂,让一批几代文盲的农家子弟也能念书识字,成为有“学问”的人。单单这一项,便让一干客家移民真心觉得朝廷和官府的好,甚至先到的一批客家人,还想回两广将留在那边的一些亲戚也迁过来。只不过,他们可能没想到的是,其实整个中华帝国特别是南方都是这样,乡镇公所已经全面建立了起来,一套借鉴后世、行之有效的地方管理体系已经铺开。

  在镇上转了一圈,有十余家店铺开着门做生意,虽然人不多,但在这海岛之中也算是一丝靓丽的风景。不过,大多是出售一些吃穿的,还有药铺和当铺,看来,这里的百姓还是比较穷苦的,连出售特产的店铺都没有,说明没有什么土特产可以让商贩到这里来收购。

  不过,冯云山同样也看到,整个镇上的百姓,哪怕是镇公所里的官员,也是个个面带菜色,身穿衙门配发的制服,一看便是油水不足,生活并没多好,估计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