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三十六章 总有道理无用时_剑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辞,皇帝陛下在奏章上回了一句颇为谐趣的答复:鲜才去一半,辞官为时尚早。然后皇帝命人往李府送去了几尾贡鱼。

  姚氏铁骑的战力,依然是南方诸军中的佼佼者,谁都不敢轻视。

  跟随朝廷秘密渗入北晋境内的姚氏随军修士,想必已经返回家主姚镇身边。

  姚家的乘龙快婿李锡龄,据说有望进入位于桐叶洲中部的儒家大伏书院。

  姚氏与李家,在大泉朝野上下,是国之栋梁,是清流高门,哪怕两家联姻,老百姓都不会觉得是什么野心勃勃,而是天作之合,是大泉王朝国力鼎盛的锦上添花,是当之无愧的一桩美谈,

  既然如此,姚氏怎么可能说亡就亡了?

  九娘脸色微变。

  老驼背脸色阴晴不定。

  二楼少女姚岭之,更是望向那一袭白袍,那张秀丽脸庞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幽怨神色。既有发自肺腑的感恩,又有情难自禁的埋怨。

  倒不是说她纯粹贪生怕死而如此,而是姚氏边军自大泉刘氏立国起,姚家祠堂内,那些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灵位牌坊,每年都还在增加,一个个名字,都姓姚,这些战死沙场的先人们,除了带给后人慷慨赴死的勇气,无形中也是一种压力,姚氏之清白,容不得后世子孙有半点玷污,容不得什么白玉微瑕。

  这是人之常情。

  姚氏子弟可以死,姚家声誉不可损,否则有何颜面去面对列祖列宗?

  悲壮且可敬。

  三皇子刘茂的两次问话,陈平安都没有理会。

  刘茂第三次开口,“既然看样子你是不会回心转意了,那就让客栈里边的无关人等退出来,如何?这些年轻人都是我大泉刘氏的王侯子弟,勋贵之后,没有躺在祖荫和功劳簿上享福,而是亲身涉险,深入敌国腹地杀敌,他们最不应该死在这里。”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有江湖道义。

  客栈内两桌年轻扈从,人人义愤填膺,对陈平安怒目相向。尤其是跟高树毅同坐一桌的三人,双眼冒火,恨不得一刀剁掉陈平安的脑袋,日后提头去给高树毅上坟赔罪。

  魏羡转头望向陈平安,等待答案,是放人,还是杀人,

  陈平安对魏羡吩咐道:“别放走一个人,但是他们只要不靠近大门,就别管。”

  魏羡笑着点头。

  蟒服宦官是唯一一个,当着三皇子刘茂的面,还能够自作主张的权势人物,以宦官独有的阴柔嗓音冷声道:“殿下,这就是一帮不知好歹的玩意,恳请殿下允许老奴与许将军和徐先生,出手拿下这拨北晋贼子。剑修又如何,不过是多出一两把飞剑的废物而已。”

  妇人正要开口说话,书生已经抢先安慰道:“九娘,事已至此,反正已经不可能更加糟糕,还不如静观其变。这会儿你说什么,都毫无意义了。”

  躲在灶房门口帘子那边的小瘸子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