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9章 领军人物_逆流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察,原本想在这里投资新建一家芯片厂,但由于投入资金太大,最终只能作罢。

  而到了1985年的时候,侯为贵被派往深圳创办内地与香港的合资公司,也就是中兴通讯的前身中兴半导体,担任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当时的侯为贵非常想研发生产芯片,但是因为芯片产业投入过于巨大,所以他只能退而求次,先靠着帮香港人组装电话机赚钱。

  以侯为贵的技术能力而言,他是可以担任中国芯片研发的领军人物的,但是他始终没有碰上这样的机遇,国家拿不出这么大的资金投入,而和他们合资的香港企业则认为,华人公司顶多做点加工业,赚点辛苦钱,赶超欧美芯片大公司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根本不能可能同意侯为贵进入芯片这个产业。

  段云如果想聘请侯永贵担任自己芯片厂的技术负责人的话,难度非常大,且不说他是国企的高级干部,还有就是侯永贵自己也是一个创业的老板,是不可能帮段云打工的。

  而段云心目中另外一个理想的候选人则是大名鼎鼎的倪光南。

  生于1939年的倪光南61年的时候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在80年代初的时候,曾经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担任访问研究员,他那个时候的年薪就已经达到了今年的4.3万加拿大元,按照官方汇率,相当于中国国内公司的70倍。

  可是他最终在1983年的时候还是回到了国内,最终和柳传志一起成立了联想集团,并担任公司的总工程师。

  和侯为贵一样,现在的倪光南也是一个创业中的老板,段云想高薪聘请他也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联想公司破产,否则的话,段云没有任何挖角成功的可能。

  当前段云心目中国内最强的两个芯片研发大能都不可能挖到自己的公司,段云只能另想办法。

  但很快,段云就想到了另外一个当前国内芯片技术的大能人物。

  “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说出这句话的是中国著名芯片研发科学家黄令仪。

  黄令仪出生在1936年,家境一般,父母都是地地道道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但是他本人却非常热爱学习,而且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但是在那个年代黄令仪却被左邻右舍非议,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那个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是不被允许读书的。

  但是黄令仪却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她在学习的同时,也亲眼目睹了当时国家遭受的劫难,这种耻辱深深记在了黄令仪的心中。

  黄令仪1958年毕业于华东工学院,随后进入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深造。

  毕业后的黄令仪进入中科院计算所工作,从此登上了科学研究的列车。

  而当时国内在科学研究领域几乎没有什么重大成就。

  1977年,中科院计算所引入了一个“电路预研“项目,黄令仪被点名负责集成电路、器件工艺和芯片研制这几方面的工作。集成电路是芯片的基础,芯片运行的快慢、功耗大小,全靠集成电路设计。

  为了让自己设计的芯片能投产,在对比了不同电路特性后,黄令仪用了一个“笨办法“:把决定集成电路功耗、速度的关键环节一个一个拆解开,逐个突破。

  当时,她和研究小组成员几乎整天泡在办公室,一人拿着几个版图来回对比,直到把主流集成电路的器件原理、工艺原理完全摸透了,才研究出一种新型“I2L结构“,用这种结构做出的一款256ROM内存,还获得了1980年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可就在黄令仪一鼓作气想继续突破的时候,事情却出现了转折——“经费紧张,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取消“。

  这对致力于中国芯研究的黄令仪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中国芯从与世界同步发展到10年以后全面落后世界领先水平!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