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94章 金杯汽车_逆流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产“小面包”,这两家企业隶属于当时的沈阳农机汽车工业局。

  局长赵希友受命在1987年,将当时全市5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组合成金杯汽车公司,由于缺乏资金,急于集资的金杯领导决定发行股票。

  1988年7月11日,经人民银行SY市分行批准,金杯开始了,新中国首次发售的股票为记名式可转换参与积累优先股票,分为对内的企业员工股和对外的社会公众股两种,共发售人民币优先股票1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共计集资1亿元。

  但是那个时候的国人对股票没有什么认知,认为股票就是一张废纸,所以股票发行并不顺利,买的人不多,基本上都是厂里的领导和党员带头购买的那部分,数量少的可怜,股票的申购期早已经过了,却还剩余大量的股票没有卖出去。

  正在SY市政府一筹莫展的时候,仰融适时出现了,仰融是50年代末生人,早年参军时,据说曾在中越战争中负伤,1988年又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3晋手术史奇迹般的,没有残疾的活了下来,这以后便既珍惜,又藐视生命。

  后来他在西南财经大学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出身寒微的他,靠着努力和天安门走向了金融运作之路,在上海组建了华晨公司,进行证券交易。

  当仰融被介绍给当地的SY市政府主管领导和沈阳金杯时,他以独到的眼光,用在证券市场赚到的钱,以每股一元的价格一举收购了金杯股票4,600万股,那时候是记账式股票,装在几十个纸箱里,用飞机运回上海,放在东湖宾馆7号楼地库,从上海财大找了一些学生,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一张一张的填上姓名过户。

  仰融本身不是技术出身,他对汽车研发和生产完全不懂行,身为一个金融方面的专家,他用金融家的思路开始运作这个企业,在他看来,国企想得以改造,必须大量引进外资,但当时融资渠道有限,国际上大量的金融资本进不了中国,而如果能把中国企业拿到美国上市,好处会很多。

  于是在他一系列的精心包装之下,加上当时SY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终于在1992年7月24日的时候,金杯汽车股票作为第1只国企大盘异地股在上交所上市,华晨随即将4,600万股票套现,获得了5个亿的收益,赚到了第1桶金。

  后来仰融的华晨在美国成功上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第1股”在华尔街引起了很大轰动,获得超额认购35倍,融资7,200万美元,让仰融的华晨公司赚了个盘满钵满。

  其后的很多年里,仰融都是依靠他精于算计,善于利用金融游戏规则,将金杯汽车始终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

  虽然仰融最终因为适宜的壮大导致了过度膨胀,逐渐变得独断专行,已经听不得不同意见了,在企业搞了不少冒进,缺乏科学合理性的大跃进动作,一度将公司推向了危险的边缘,最终因为涉嫌经济犯罪逃往了美国,而华晨公司则被LN省成立的工作组全面清查核查,仰融永久退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舞台。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