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 理性消费_逆流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母亲刚上早班就到了一车间门口,是专门来找段云的。

  “小段,你过来。”李芸母亲笑吟吟的对段云挥了挥手。

  “阿姨,有什么事情么?”段云也笑容满面的快步迎了过来。

  “昨晚你叔供销科的几个同事来家做客了,他们也想安装电视天线……”李芸母亲说着,将一个用报纸包着的纸包递给段云,笑吟吟的说道:“钱和地址都在里面呢,有空的话,你就上门去看看。”

  “行啊。”段云接过纸包后,直接揣到了口袋中。

  “你这孩子,也不数数么?”李芸母亲说道。

  “我信不过别人,还信不过阿姨您么?”段云闻言笑了笑,接着说道:“现在生意这么好,全凭阿姨您帮忙呢,等以后生意做大了,一定要给您送个大红包!”

  “咯咯。”李芸母亲闻言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对段云说道:“你这孩子嘴甜又会来事,难怪你叔他总是夸你小子是个人才,将来能成气候!”

  “阿姨您和叔叔太看的起我了,我这也就赚点小钱混口饭吃而已。”段云笑着说道。

  “行了,不扯没用的了,回头记得把这事办了,平时中午晚上他们家里应该都有人,你直接过去就行了。”李芸母亲安顿道。

  “成!”

  “那我走了。”李芸母亲说完,转身离开了一车间门口。

  段云这个时候才从口袋掏出那个纸包,数了一下李芸母亲送来的钱。

  一百八十块,三个天线的价格。

  在段云看来,自己做的八木天线在李芸母亲的宣传下,已经有了口碑发酵的苗头。

  说实话,这么快就能一天接到三部天线的生意,是大大出乎段云最初的意料的。

  要知道,如今工厂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块,七十块的价格几乎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工资。

  用两个月的工资购买一个天线,在后世人看来简直就是一件扯淡的事情,但在当前,其实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如果光看厂子普通职工的工资的话,如此高价格买一个天线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厂子里隐形的有钱家庭还是不少的。

  厂里的双职工,八级的老技师,中高层领导,这些家庭的收入在当下这个年代都算是高的,一个月下来能有一百多两百多的家庭收入并不算稀罕的事情,而且能买的起电视的家庭经济条件肯定也是不错的。

  另外就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普通人的人心相比六七十年代也浮躁了不少,为了攀比和面子,拿出积攒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的钱买贵重商品也是常有的事情。

  就如同后世有的人卖肾也要买苹果手机一样,这年头喇叭裤,蛤蟆镜,凤凰大二八等紧俏货同样是炫富神器,电视机最好进口的,手表则最为流行梅花牌子的,有很多有自行车的人不一定买得起一块梅花手表,如果拥有那绝对是要天天把他给露出来的,恨不得把衣服上的半个袖子也给剪掉!

  所以有很多消费品,从来就不是给理性的人准备的……

  段云的天线虽然定价很高,但实用性很强,和别家同样的电视,却能多收到好几个清晰的频道,这足以让其他有电视的家庭感到极大的心里不平衡。

  另外段云的天线声称用的是进口电子元件,用户说出去也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再加上李芸母亲卖力的宣传和对这天线的吹捧,最终上钩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