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6章 交错燃烧的岁月_人在乡村,医名远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做的都是小瓦罐,都是用细陶泥制作出来的晾晒得比较快,陈民安老屋子的那些陶器已经基本上晾干了。

  烧制瓦罐的煤炭柴火都已经准备好,陈民安查了天气预报,准备趁着天气晴朗,过两天就开窑。

  以前,村里人靠着这个窑营生,每一窑瓦罐都是几家瓦罐匠全家的生计,马虎不得。

  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哪家把一家人的生计寄托在这口窑了。

  陈民安虽然对这瓦罐窑寄托了希望,但也并不是特别紧张。

  这窑没问题。陈铭今年就烧过一窑,烧出来的瓦罐比以前还强些,几乎没有烧坏多少坯子。

  将瓦罐坯装进瓦罐窑里,得请有经验的老师傅。更何况这一回陈民安这一整窑几乎全是细货。陶泥就花了不少钱。要是烧得不好,连陶泥的本钱都要陪进去。

  这一批瓦罐中,陈铭占了差不多五分之一。全是一个规格的瓦罐瓶。

  “民安哥,怎么也来喊我一声啊?我多少也能够帮点忙。”陈铭一过来,就风风火火地开始做事。他现在也是烧过一窑瓦罐的小老师傅。堆码瓦罐坯的技术也算是懂一点。

  “以前咱们烧窑,都是大活搭小活。一窑的水缸酒坛子之类的。现在烧窑倒了个个,满窑都是小活。”陈帮有说道。

  一旁看热闹的马维村笑道:“现在烧大活出来,谁会买啊?不说外面的,咱们茶树村,还有几家用瓦罐水缸。家家通了自来水,蓄水用的是不锈钢水塔,家里根本就没个水缸。那么大一个水缸,放家里嫌占地方。就家里还需要几个酸菜坛子,可是一个酸菜坛子可以用个十年八年都不用换。现在这房子里,瓦罐坛子有地方放,不用搬来搬去,十年八年,也用不烂。咱们瓦罐匠要是靠这些个物什赚钱,早饿死了。”

  陈帮有无奈地苦笑一下:“咱们这手艺算是白学了。”

  “差不多了。咱们这一带凭着手艺养活了一家人。当初要是没有这门手艺,得受多少穷啊?”马维村说道。

  “那是的,那个时候真是没别的赚钱的门路。这十里八乡的,哪个村不羡慕咱们茶树村的人有手艺啊?每年一家只要烧一两窑瓦罐,一家人的花销就不愁了。那个时候咱们茶树村两口窑,一年四季开窑。来咱们这里贩瓦罐的人直接睡咱们村里,等着瓦罐出窑。抢着付钱!”陈帮有想起当年的情景,又不由得涌出一股浓郁的自豪感。那时候真是瓦罐匠的高光年代。

  由于这一窑全是细活,真是不太好堆码,这瓦罐是不能够一层层叠得太高,容易被烧粘结在一起,而且烧制的过程中容易倒塌。所以,里面需要放一些泥砖堆垛,这倒是也有一个好处,烧一窑瓦罐,顺带还烧出一些好砖出来。老师傅总有办法将一屋子的细活全放进窑里。

  “陈医师,你慢着点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