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4章 徐渭熊执黑不败,羊皮裘借剑两千(1)_雪中悍刀行(全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怕你进了武帝城,不小心就连皮带骨头给人一锅煮熟了。就只好先在这里守株待兔,这是私。公,则是学宫三年一度的学识考核,其中堪舆一项定在剑州以北的地肺山,考究望气相地点穴寻龙的本事,王祭酒喝酒误事,便由我代行考官一职。”

  徐凤年撇头望去江岸,才看到站着一大拨襦衫士子模样的读书人,年轻者尚未及冠,年长者已花甲古稀,大多各自背负一只笨重书箱,极少有人锦衣华服,却应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古话,便是徐凤年这种最恨读书人附庸风雅的无良草包也讨厌不起来。他半点不奇怪二姐以学子身份承担稷上先生职责。二姐学问渊博庞杂,融会贯通,辞采蔚然,不管是正统经义道德文章还是那些被误解的旁门左道与奇巧淫技,都涉猎颇深。尤其是这堪舆,曾著有《望龙经批注校补》与《琢玉斧峦头歌括》,精妙入微,通篇无一字故作晦涩艰深。因她喜好挂古剑负青笈游历山川,故而被心悦诚服的风水师们誉为徐青囊或者青乌先生。徐凤年松开手,往后退了一步,怔怔凝视着风尘仆仆的二姐,半晌不说话,只是帮她将额角一缕青丝捋顺到耳后。

  二姐雅洁大气,徐家子女中以她最有大将风度,但徐渭熊的钻牛角尖更著称于世。曾有文坛高贤写了传世名篇,其中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一佳句,广为流传,被南北士林倍为推崇。到了上阴学宫评点天下诗文的徐渭熊这里,却落得个“不顾细谨何以行千里,不辞小让何以称大礼”的评语,那位既是诗坛巨擘又是棋诏高手的北方名士气不过,写信至上阴学宫,言辞锋利。徐渭熊不加理睬,老头便一气接连写了八封书信,说是书信,其实性质与檄文无异,最后还千里南行,要与徐渭熊在十九道上一较高低。徐渭熊也不多说,应战前提出一个赌注,若是她执黑十局连胜不败,老头儿便要封笔。后者自信棋力名列前茅,欣然应诺,结果毫无悬念,连输十场,老学究灰溜溜回到了北方,密信恳求这位十九先生莫要与世人说那赌注一事,然后继续在北边首屈一指的大书院里授课讲学。徐渭熊倒也厚道,没有大肆渲染,只是回信时写了三句:“人而无信,不死何为?言行相悖,一只老贼!教甚书文,误人子弟。”老头气得吐血,重病不起,这学宫赌棋一事才水落石出。文坛自然是腹诽这女子得理不饶人,至于天下棋士,猛然惊觉遍数徐渭熊与人对局,执黑必然不败!虽说座子制本就限制执白先手的优势,但若说如徐渭熊这般对局盘数早早破百,并且皆是与当时棋坛大家手谈相争,还能执黑不败,简直就是个奇迹。

  这些事是大事,徐凤年更知道一些琐碎小事。二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