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8章 机造局崭露头角,贾家嘉来归北凉(1)_雪中悍刀行(全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规模之大,可想而知。徐凤年曲曲折折走了小半个时辰,穿过七座密室、十二条密道,才终于走到底层某处。该处视野开阔,有一座两楼高的炼器炉,炉子四周架有十几架梯子,距离炉子十几丈,摆有一张书案,堆满了字迹潦草的图纸,桌底下也散乱无数,几个面红耳赤的古稀老人在那里争执不休,偶尔对着炉子指指点点。徐凤年没有打搅这帮老头子的骂战,走在炉子前,被火光映照得红光满面。这只炉子名“鼎器”,来历非凡,已经作古的棠溪剑炉,还在铸剑的东越剑池风雪炉,比起这个,都是小巫见大巫。据说大秦得天下,收缴天下铁器铸就九鼎,用以镇压两城三河四山,就是用这种墨家前辈打造的炉子。徐凤年笑了笑,正在遐想时,被人跳起一拍脑袋。徐凤年懒得转身,一巴掌就把那不懂礼数的家伙轻轻拍飞,背后立马传来一阵骂骂咧咧。徐凤年自从练刀以后,身后这家伙就老实许多,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姓曹的还是忍不住要挑衅几下,然后就是这个下场。曹嵬揉着脸颊跟徐凤年并肩而立,这个年轻男人身材矮小,输人不输阵,跟徐凤年相处,喜欢踮起脚跟,可即便这样,仍是要比徐凤年矮半个脑袋。徐凤年笑道:“听说‘重孙’被你折腾出来了?”

  曹嵬得意扬扬道:“比起最锋利的‘老祖宗’,锋利程度就差了一分;比起最结实的‘孙子’,牢固度差了半分;比起最轻巧的‘老爹’,不过重了小半两。这下子你知道厉害了吧?”

  徐凤年一脸讥讽泼冷水道:“都是差上一点,就没有哪一样是历代北凉刀里最好的?”

  “老祖宗”也好,“孙子”“重孙”也罢,都是徐凤年跟曹嵬两人给北凉刀取的绰号昵称。“老祖宗”是第一代真正成制的徐家刀,春秋早期战事,徐家兵马都是靠着这种锋芒毕露的初代凉刀打天下,可谓所向披靡。在春秋中后期,比如征战西蜀跟襄樊攻守的尾期,就换上了第二代刀,锋锐不如初代“老祖宗”,但是相对更加轻便而且结实;到了入主北凉,第三代北凉刀“老爹”,又重新做了取舍,时下许多北凉道邻居州郡纨绔所悬佩的北凉刀,大多是刀弧曲线最为美妙的“儿子”。到“孙子”这一代,北凉刀已经历经五代之久,然后在曹嵬手上,算是六代同堂,迎来了最小的“重孙”。这六种凉刀,除非是摸惯了兵器的百战老卒,否则很难分辨出其中的差异。被徐曹两人私下成为“孙子”的第五代“徐家刀”,已经是被离阳、北莽两朝兵法大家公认为最为攻守兼备的战刀,无论步战马战都是当世第一。北莽南朝几位大将军跟离阳燕剌王赵炳、广陵王赵毅这些著名武夫,不是没想过大批量仿制,只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