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20 章_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摇摇头:“行了,没多大事儿,这小子的身体天赋是真的好,至于战术和技术,多磨一磨也不是不行,毕竟转过年也才17岁的年纪,我看李云龙天天骂他,心里也是觉得这小子天赋出众的,私下里没少研究怎么教导他。”

  张栋成也笑着点头:“谁说不是呢?这一届招考进国家队的这些选手,天赋是真的都不错,不过这其中要说最省心的应该就是你带的苏凉了吧?”

  苏凉的技术那是没得说,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只是觉得他技术细腻,有部分技术特点跟当今国家队里的其他选手不太一样,但是一开始时,众人也并不是就觉得苏凉的那些技术就一定是好的。

  直到后来看了苏凉的那一连串的比赛,在真正的赛场运用上,众人才回过味儿来,像是苏凉能够把身体躯干收缩得更低更小,同时还能够自如地控制不影响到滑行的速度和力量,这就是他在赛场上的优势了。

  于是渐渐地众人也知道苏凉的技术不仅细节拉满,而且确实实战价值很高。

  而苏凉的这些技术也不是在国家队内学习的,而是他进入国家队时就自带的,在国家队内,教练给他安排的训练项目还会结合苏凉原本自身的训练习惯,然后再做调整。

  单从这些角度说起来,裴景的工作量和难度好像确实不如其他教练那么高。

  张栋成还在说呢:“老裴你现在都有功夫报名海外的短道速滑教练论坛学习了,照你以往的工作量,怕是没有这个学习的余力吧?”

  裴景摇摇头:“哪儿啊,带苏凉轻松?要是不带脑子地带他,那确实挺轻松,但我多少是个教练,不能真的不带脑子给他训练吧?”

  “苏凉这小子,在技术上有他自己的理解,包括细节到膝关节区角多少,每一个角度的变化对身体力量的施展和运用是不是会有影响,包括过弯时身体内倾角多少能够达到最有效的速度转化和提升。”

  “用他的话来说,运动也是一门科学。”

  “咱们国内早些年的时候,训练那是只讲究一个词,勤奋,那是普通运动员一天训练8小时,优秀运动员一天就得训练10小时,感觉一天到晚不训练那么长的时间就不够勤奋就不够上进了。”

  “其实咱们现在有些地方队伍,也还是这样的训练态度。”

  “但是你说苏凉他吧,他训练勤不勤奋?也勤奋,但是他特别地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案,不会追求过度地训练,但是也不会让自己的身体太过轻松。”

  “用他的话说,就是‘适当地刺激身体能力的提升’,他说‘我现在的年纪,能力的提升空间还很充分,不必过分追求训练量的增强’。”

  ……

  裴景跟张栋成嘀嘀咕咕地念叨了许多,然后摇头道:“苏凉这小家伙,他脑子里‘科学训练’这4个字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