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58 章_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先前比赛中的一个关键点——起跑占位的阶段。

  有关注过苏凉在当初练习邀请赛和全国联赛上表现的冰迷都知道,苏凉更习惯于后发先至,通常不会在比赛中抢占领滑的位置,这也是苏凉作为一个年轻的短道速滑选手所表现出来的成熟心态之一。

  正因为苏凉的这个习惯,因此包括廖雨薇两人都只是觉得,刚刚的预赛起跑占位阶段,苏凉的这个领滑只是恰逢其会,在各个选手都没有领滑意愿的情况下意外占到了第一。

  可是这会儿回放,廖雨薇和林方正就又看出了另外一点意思。

  毕竟占位不易,让位还难吗?

  回想苏凉之前在全国联赛上的一些表现——全国联赛虽然没有直播,但廖林两人本身就是短道速滑爱好者,他们其实是在现场看过苏凉的全国联赛哈市站比赛的。

  那几场比赛中,苏凉开场的‘技术性让位’可娴熟得很,轻轻松松就能落到最后一位上去,又何必像是今天这样‘勉为其难’地被拱到第一位去领滑呢?

  想到这里,再看看回放画面中虽然占位上好像显得并不是很积极,实际上却又并没有刻意退让的苏凉。

  廖雨薇和林方正这才面面相觑——好家伙,苏凉一开始那副意外占位领滑的样子,难道居然还是演的?

  可是他演这个的目的是什么?在1500米阶段的起跑占位领滑又是为的什么?

  回顾那一场的比赛,正常比赛有几个关键阶段,第一个关键阶段就是乔纳斯和本田良平的相继反超,他们俩的行动直接打破了当时赛场上维持的平静假象,而在乔纳斯两人开始领滑后,塞缪尔和马特奥才相继开始了他们的超越行动。

  廖林两人在脑子里过了一下这几个阶段的关键因素——控速与变速。

  开场阶段苏凉领滑之后,他就将全场的圈速压在了一个极低的状态中,在这种低速滑行中,后方选手如果要超越,就只能拉外道超越,但是拉外道大圈超越对于体能上的消耗是相对较大的,在前几圈的滑行过程中并没有这样的必要。

  所以苏凉其实在前几圈的控速中,也变相地控制了场上选手的战术选择,同时因为前期控速圈速较低,再加上苏凉的自身滑行特点,都决定了他在前期的领滑并没有对他的体能造成太大的消耗。

  而在本田良平和乔纳斯选择超越,而领滑人变为乔纳斯之后,比赛已经进入了中段以后,比赛的单圈滑行速度提升,乔纳斯两人的滑行速度明显要比苏凉领滑时更快,也给了后方的塞缪尔拉开距离加速超越的准备机会。

  这一系列像是巧合一样的情况逐一浮现在了廖雨薇和林方正的眼前,在重新用战术选择的眼光去回顾这一切之后,所谓的‘被迫意外占据了小组第一’的说辞,感觉就没有那么能够站得住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