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82章 两只害虫_锦衣夜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南京应天府西南方,与太平府当涂县交界处,有一座慈姥山,当地人又叫它慈母山,猫儿山。山不太高,五十多丈,积石临江,岸壁峻绝,风景倒是美丽。山上盛产一种桂竹,可以用来做箫,所做的洞箫音色浑厚圆润、嘹亮悠远,享誉天下。

  山下不远就是一条官道从慈姥山西南方向经过,道上商旅不绝。官道旁不远,傍山又有一座小山庄,二三十户人家,靠打渔、摆渡、在路边摆茶摊为生,偶尔也有人家上山砍伐老竹,送去城里乐店出售,只能捞个外快,终非长久之计。

  临村头的那一家姓陈。

  年过六旬的陈婆婆坐在自家小院子里,和两个坐着小马扎的女孩儿正在说话。两个女孩儿都只十四五岁年纪,一个穿着大红的袄儿,看模样分明是刚开脸未久,虽然姿色一般,却也有种初承雨露、娇艳欲滴的新媳妇儿的味道。这女孩是陈婆婆的亲孙女儿,叫白纤纤,新婚三天,今天和新姑爷刚回门儿。

  另一个小姑娘穿着土气,型也土气,可是五官非常的灵秀,一点也不像打扮的那样土气,如果好好收拾一下,绝对是个祸水级的小美人儿,可惜了,明珠蒙尘。不过这也不奇怪,家里没有娘亲,跟着大伯、二叔两个大男人过曰子,小姑娘邋遢一些也是正常的。

  这小姑娘叫夏菁,是陈婆婆邻居家的女孩儿,邻居家原本只有一个男人,从河南过来的,在这儿住了快一年了,后来托陈婆婆的大儿子帮忙,介绍了个在采石矶当搬卸工的活儿,平时就不大着家了,上个月他的兄弟带着夏菁也来到了这里,据说是家乡遭了水灾。

  “可怜见的,这黄河就是不消停,以后啊,就在这长江边上住下吧!”靠水吃饭的陈婆婆如是说。

  两家很快就熟了,夏菁经常到陈婆婆家来串门儿,和白纤纤成了极要好的朋友。三天前,白纤纤出嫁,今曰回门,她自然要来看看自己的闺中好友。

  陈婆婆一边纳着鞋底儿,一边教训自己的孙女儿:“嫁了人就要懂规矩,不管人前人后,都要有个媳妇的样子。你看看你,一口一个何益地叫,那是你的男人,能这么叫么,叫人听见还不得笑话咱们白家没有家教。”

  白纤纤嘟着嘴儿道:“这不是没有外人在么。”

  “没有外人也不成!”

  夏菁眨眨眼睛,插嘴问道:“陈婆婆,那应该怎么叫呀。”

  陈婆婆道:“不管人前人后,对自己男人都应该……”

  刚说到这里,屋里有人嚷道:“老婆子,老婆子,我那褂子呢,姑爷子来了,我得去打点酒哇。”

  “这个老不死的!”

  陈婆婆站起来,一边走一边往屋里吼:“那么大件褂子都看不见吗?就差挂在你眼皮子底下了!”

  白纤纤和夏菁对视一眼,吐吐舌头,一齐吃吃地笑起来。

  “啊,我叔叔回来了!”

  越过矮墙,看到从官道折向村子的小径上走来的两个人,夏菁突然跳起来,很快活地叫。

  走过来的两个人,其中一个白纤纤也认得,他是夏菁的二叔夏有财,唇上两撇微髭,很英俊的一个大叔。就为这,白纤纤春梦的时候,还梦见过自己变成了夏菁的二婶儿呢。另一个她就不认得了,虽然也穿着短褐、草鞋,挽着裤腿儿,一副乡下人打扮,可村子里二三十户人家她都认得,就没见过这人。

  这人走着,时而回头看看左右,肩膀却不跟着动弹,白纤纤想起说书的说过,这么看东西叫鹰视狼顾,歼雄之象,不禁掩着嘴儿笑起来:“比来比去,还是夏二叔中看呢!”

  想起那与自己同岁的半大小子丈夫何益,小姑娘忍不住又轻轻地叹了口气。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