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45章 一门三公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甘蔗,甚至把甘蔗粗加工提炼出蔗糖后,李超再直接收购,然后精炼加工成白糖红糖冰糖。

  各家是最上游的部份,李家掌握的是中间最有技术的部份,自然也是最赚钱的部份。然后他还能和各家一起做糖的贸易,内销外贸。

  这生意,人越多越好,加入的人越多,甘蔗园就越多,甘蔗糖就越多,李家能加工的原材料就越多,就能加工出越多的产品。

  真的让李家跟张尹两家一样把这产业垄断了,握在手里,慢慢的经营,别人固然无法分润利益,可这产业也就做不大。

  李超选择做大规模,多拉朋友,一起分享利益。

  其实除了做糖生意,马上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意,就是盐。

  上次李超已经向李世民提供了一个增加收入的办法,就是加征盐税,让朝廷重新控制盐业。

  民产、官收、商运、商销,这就是他给李世民提供的未来盐业模式,百姓生产盐,官方收取,然后出售给商人,商人运输和销售,朝廷控制盐的生产,把产出的盐握在手里,商人只能在朝廷手里买盐,每斤盐都要加上盐税。

  这等于朝廷向天下百姓加征了人头税,但并不直接向百姓征收,而是直接向盐商们征收。最终盐商们把这税,再转嫁到吃盐的百姓头上,朝廷收了税,但收税成本更低。

  盐生意向来是极赚钱的,未来盐肯定会成为大唐商人们争夺的焦点。

  不过卖盐不要什么技术,主要还是靠官与商的结合,李超觉得还是不急着去淌那淌浑水。

  做糖生意,并不比盐生意差,何况李超还有着技术优势呢,这可是别人没有的。

  2100月票,还欠11章!(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