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36章:震撼大梁_大魏宫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有些不要脸的家伙,明明前一日还在极力劝阻朝廷与韩国开战,结果后一日就开始高呼『陛下圣明』、『朝廷之福』,以至于当时朝廷内的主战派都极为鄙夷这些人。

  最可笑的就是前前任宗府宗正,也就是赵弘润的太叔公赵泰汝,这老头本来准备由儿子带着前来大梁劝阻与韩国开战之事,结果刚到梁郡,就听说『肃王弘润已克邯郸』,这老头当即扭头就走,回故乡去了。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不夸张地说,肃王赵弘润当时通过一次夜袭就攻克了韩人的王都邯郸,这几乎是魏国上下臣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事。

  而此时,听了魏天子对自己大儿子的夸赞,沈淑妃亦眉开眼笑,心中十分高兴,不过她仍有些担心小儿子赵弘宣,遂开口问道:“陛下,不知小宣他……”

  “爱妃放心。”魏天子笑着宽慰道:“此番弘宣亦做得极为出色……朕本以为弘宣不善领军,不过就今日来看,北一军在弘宣手上,朕亦是放心。……虎兄虎弟,虎兄虎弟呐!爱妃,你可是给朕养了两个好儿子啊。”

  话是这么说,但事实上,魏天子只是为了哄一哄沈淑妃而已,毕竟若是较真起来,以桓王赵弘宣的功勋,相比较其兄肃王赵弘润明显要逊色不少。

  那位真正的虎儿,姬赵氏王室的千里驹,此番可是攻陷韩国十几座城池,连韩人的王都邯郸都打下来了,要不是亲生儿子,且魏天子心中希望这个儿子来继承大统,恐怕魏天子已在考虑『功高震主』的问题了。

  而相比之下,作为弟弟的桓王赵弘宣,他最出彩的事迹就是千里驰援其兄——魏天子承认,那件事就连他都不由地要竖起大拇指极力称赞一番,但是后来在邯郸战场上嘛,桓王赵弘宣与他麾下北一军就显得平庸许多了。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赵弘宣与其麾下北一军就没有功劳,事实上,他的功劳也不小。

  比如繁阳,要不是肃王军与魏武军决定在高墙与韩人绝对,或许不出几日,北一军就能攻克繁阳,相比较上次北疆战役时期北一军那糟糕的战绩,这次北一军的成绩不知要好上多少。

  不过一比较肃王军与魏武军,北一军难免就相形见绌了。

  这也难怪,毕竟北一军在战前仍处于整顿阶段,桓王赵弘宣带往邯郸战场的军队也不多,也就只有两万军队,能做到这样,魏天子已经很满意了。

  为此,魏天子不惜用『虎兄虎弟』这样的高度赞扬来评价赵弘润、赵弘宣兄弟二人,这其中未免没有对赵弘宣的鼓励——相比较当初的东宫太子、如今的长皇子赵弘礼,赵弘宣在执掌北一军后,北一军总算是真正像一支军队了。

  然而沈淑妃却未想得那般深远,见魏天子不吝言辞地称赞她两个儿子,她欢喜地嗤嗤直笑,那妩媚的模样,让魏天子心中不由得一阵荡漾。

  而在哄得沈淑妃眉开眼笑之后,魏天子再次将目光投向捷报,仔细琢磨捷报上附带的《魏韩邯郸和议》。

  由于大将军韶虎为人仔细,在捷报中备注了和议洽谈的前后过程,以至于魏天子就算是身在大梁,也能感受到釐侯韩武与肃王赵弘润之间的斗智。

  釐侯韩武的『移花接木』不可谓不高明,但显然肃王赵弘润的『驱虎吞狼』更为高明,这让魏天子忍不住在心中嗤笑:韩简之子,岂能敌吾家虎儿?

  唯一的问题是,儿子赵弘润这次又暨越地抢了礼部的差事,可以预见,纵使礼部对此不发表看法,御史也会上奏弹劾。

  当然了,对于那位虎儿来说,弹劾这种事已经是家常便饭。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