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48章:战略构想_大魏宫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氏的宗族嫡系子弟,却将平民看得比贵族还要重。

  当然了,近两年赵弘润在贵族圈子里的声誉小幅度上涨,因为三叔公赵来峪拉拢了一批贵族为他说话,总算是替赵弘润摘掉了『王室贵胄中的异类』的恶名,不至于再被举国的贵族敌视。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寇正当初接触到的有关于肃王弘润的事迹,除了出征楚国这种无法磨灭的功勋外,其余的事迹堪称劣迹斑斑,比如说,赵弘润的太叔公赵泰汝,至今仍在不遗余力地抹黑赵弘润,骂他是目无尊长的族逆——这是相当狠的言。

  也正是因为这样,此刻当听到赵弘润神色肃穆地说出『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句话时,寇正为之动容,只感觉先前对于这位肃王殿下的了解被全盘颠覆。

  见寇正久久没有回应,赵弘润心中微微有些忐忑,忍不住试探道:“寇大人的这个提问,会影响寇大人的决定么?”

  “啊?”寇正愣了愣,随即待反应过来后,摇了摇头说道:“只是出于下官的好奇……”说着,他将话题岔开了:“下官前两日听肃王殿下说,河东西沿(西)河四城,以汾阴与蒲板最重,肃王殿下能否详细说说?”

  听闻此言,赵弘润心下暗喜,因为寇正的话,分明是在向他暗示,至于暗示什么,不言而喻。

  忍着心中的喜悦,赵弘润沉思了片刻,正色说道:“汾阴与蒲板,从地域分布来看,可以理解为,汾阴是『剑』,使我大魏疆土向西扩张的利剑;而蒲板则是『盾』,是保护河东、三川两郡的盾。”

  说实话,这只是赵弘润对这两座城池分工划分,属于主观意向,事实上,汾阴与蒲板除了坐落位置有所区别外,其余条件几乎是大同小异的。

  但是在邯郸郡得知了『武安』这座韩人的军镇陪都后,赵弘润忽然觉得,汾阴与蒲阳的建设或可借鉴这方面的构思。

  基于这种想法,赵弘润决定将『蒲板』建设为一座以防守为主的城池,在沿河一带构建6上防御设施,配备连弩,『蒲板津』的楼船,也要用大型战船取代,方便在战争期间封锁大河。

  而汾阴,赵弘润准备将其建设为进攻性的城池,水6防御可以相对薄弱,战船则以吃水较浅的中小型战船为主,毕竟河西、河套一带,由于羌胡并未曾开挖河道,因此有些水道的吃水很浅,倘若将魏国借鉴楚国楼船的大型船只入内,很有可能会导致搁浅。

  总而言之,蒲板重在水6建筑防御,而汾阴重在驻军的精锐,这即是赵弘润目前的初步构思。

  为了这个计划顺利实施,赵弘润甚至在考虑将安邑弄成弟弟桓王赵弘宣的封邑,毕竟倘若他不在河东的时候,就算寇正当时已出任汾阴城守,他不见得能够抵挡住那些闻风而来的国内贵族,而赵弘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