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1章 渣浪必死无疑_再世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最后一盒是……豫王的信。件数最少,但篇幅最长。苏晏一开始心怀警惕,怕他又写不要脸的小黄文,犹豫要不要丢掉,后来决定看一眼。他拆信像拆炸弹,最后却发现是一篇极正经的公函,愕然后松了口气。

  豫王主要和他聊天工院:

  三月中旬,官府下了通告,开始正式招纳天下热衷研究“格物学”的有志之士;

  按照苏晏之前初步分出的堪舆、物理、化学、医学、轻工、机械六学,各招到了多少人;

  哪些人是带着研究理论与自创发明进院的,与其他同好者的思想又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苏晏看了心中生痒,忍不住回了封长信。虽然通篇都是聊天工院,但豫王依然像打了鸡血似的振奋起来。

  苏晏提起橡胶制品,说如果有办法就让交趾进贡一些生橡胶,豫王痛快地答应了。

  豫王办事一贯雷厉风行,不仅快马加鞭提前催到了贡品,还招呼天工院的学员与工匠们,根据苏晏的提示琢磨起了熟橡胶的制作——通过过滤、自然沉降等方法尽量剔除天然橡胶中的杂质,然后加入硫磺进行加热、加压。

  程序不复杂,但比例和温度很难把握,他们尝试了许多次,逐渐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最后真给弄出了一卷有模有样的熟橡胶。钉在车子的木轮外圈,有那么点轮胎的雏形了。

  苏晏很高兴,得寸进尺地提议,实心橡胶轮胎噪音太大,避震效果也不好,试着做成空心的看看?

  于是就在天工院六学之一的轻工学的院子里,这个时代的科学启蒙者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与改进。

  苏晏极力用自己在前世网络上得来的粗浅知识去提示点拨,具体操作全靠这些民间大佬与工匠们的摸索,过程自然曲折得很。

  作为天工院创建者之一的豫王,则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心。两人信件因此数来数往,到最后竟有些像志同道合的笔友了。

  靠着这些,苏晏在日间奔波疲劳之后,撑过了无数个孤单的、牵挂的、思念的长夜。

  直到入了九月,沈柒用锦衣卫暗哨的飞鸽传来的一封信,令他凛然生出了警醒。

  沈柒在信中说:鞑靼与瓦剌将有大动作,九边的宣府至宁夏一线恐陷战火。陕西北设榆林、宁夏两个边镇,毗邻河套,是瓦剌最常入侵之地,清河不可久留,速回!速回!

  苏晏读完信,还有些疑惑:

  前几个月,听说阿勒坦安然无恙地回到了瓦剌,他欣喜之余还松了口气,以为瓦剌与大铭的冲突有转机了。这几个月来,边关因瓦剌骑兵侵掠导致的小规模战斗也有所减少,为何突然又恶化了?

  沈柒在信中没有说明具体原因。也许是因为北镇抚司的情报更多的是对朝堂、对国内的,境外的谍报涉及得比较少。

  苏晏知道沈柒不是听风就是雨的人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