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7章 未酬壮志空余恨 唯盼英豪换新天_大宋最惨官二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

  破城门,起义军进城了!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红灯笼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入。第二天,首领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呢,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

  周苍听完,问:“说了这么多,那起义军首领到底是谁?”丁娇搔了搔脑袋,道:“只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却忘记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周苍道:“你啊,关键的不记,就尽记些旁枝末节。你说的这些故事内容,就不说我也猜得差不多。”

  看下一幅画,丁娇又是拍手,又是蹦跳,兴奋叫道:“这一幅画我也知道。”周苍看过去,壁画中,起义军经过城镇,有人在屋前放置艾草,那起义军军纪严明,未有打劫骚扰沿路百姓,还有百姓夹道迎送。

  丁娇不管周苍爱不爱听,脱口道:“起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当地官员放出风声:‘起义军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谓‘躲刀口’。以牵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大她自己的孩子一岁。妇人带着二小孩逃难,背着她嫂子的遗孤,却让自己刚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

  却落在后头。走不多远,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小孩走路,而让小的小孩走路’妇人如实相告,黄衣人听后甚为感动,道:‘你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已破义军之刀,义军已无法取你人头,其实你只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义之家,义军便无奈你何。’言罢竟忽不见。妇人认为是仙人指点,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难之人插艾草可破义军之刀云云。因此妇人平时善良,多行善事,诸多民众都相信,依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不用‘躲刀口’,在家中过端午节。

  果然,义军过境,见家中插艾草的人家,无人打扰,随军的医生还为民众看病,问疾苦。一时妇人遇仙人指点之事在各地传开,平民之家,不再“‘躲刀口’,纷纷插艾草过端午,并效妇人行忠义之事。

  其实,黄衣人是起义军的前锋谋士,武艺高强。义军所到之处,都是无人村,义军无人支援,成了孤军。谋士知有蹊跷,化成便衣,独自寻找原因,遇见了妇人。忽然不见,只是纵身跳上大树隐藏起来罢了。谋士小施一计,不仅破了官府的“义军隔山摇刀,人头落地!”谣言,为义军获得民众支持,又使民众积德行善成风,世人于是将此传统继承下来,成为今天端午节‘插艾草’的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