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8章 一考订终身 一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学制是四年,并允许在校学生结婚后继续求学......

  至于儒学、算学、法语、格物四门考试的题目,都是朱皇帝亲自出的,有本事就去猜吧!

  最后,朱皇帝还在这份诏书上宣布,凡是大明子民、非朱姓、非太子表亲的考生,无论贵贱贫富,都有机会通过这次考试成为大明的太子正妃——只要她能够名列魁首!

  关于金陵女大招生考试的诏书是公开大诏,也就是公开登在报纸上“报告天下”的。

  金陵女大招生的事情其实已经折腾了很久了,但是从来没有“报告天下”,只是把旨意下到了各地为数不多的女校和应天勋贵那里。而且也没明说要“一考订终身”,更没公开说过女大入学试魁首为太子妃的话。

  所以这份诏书一出,当然是举国震惊了!

  太子妃的位子可以“分高者得”,这不成考状元了?现在大明的男儿都没状元可以考了——朱慈烺把科举改成官考,不再组织“晋级式”的科举,当然也没有天下瞩目的部试、殿试和点状元了。

  现在大明官员(文官)的来路就是三种,一是由部院省府衙门在吏部的监督下(吏部试由察院监督),自行组织官考;二是由十五所礼部监管的大学毕业生免考做官(全国就15个大学,一年的毕业生就1500上下,稀有得很啊!);三是有退役的武官转文资(必须是陆海军军学毕业才能转文)。

  无论哪种来路,要登上“天子堂”(有资格参加大朝会的官员)都是很不容易的,必须通过层层考验,拿出政绩,少犯错误,还得有一定的官运......朝为天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好事儿,已经不存在了!

  可是现在却来了个朝为学生妹,暮为太子妃的事儿......能不让人目瞪口呆吗?

  在大部分大明帝国的臣民们都想不明白朱皇帝到底在打什么主意的时候,未来的大明第一代女大学生们,已经在她们的家人陪同下,抵达考场了。

  丁玉英是参加这次考试的女生中为数不多的民女,五月十五日这一天,才四更天刚过,天色尚是黑沉,她就已经起床,先打了一遍潘书晨交给她的拳法,又取出一张开元弓,开始练射箭——她本来不会武艺,是住进潘书晨在东厂衙门内的宅院后,才跟潘书晨学会了射箭,还学了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还学会了简单的刀法,还学会了一点马术(她本来就会骑马)。为了能在武艺考试上多抓点分,这几个月来,她每天早上都起来练习,风雨无阻!哪怕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她都会刻苦练习,这股狠劲儿倒配得上一个“小丁扒皮”的绰号,只是她爸爸是扒别人的皮,她是扒自己的皮。

  潘书晨本来并不看好这个没根基的女孩,但是却被她这种刻苦的精神给打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