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自然不是用来冲锋陷阵的。如何在战场上保命,也成为了必修课。

  这次苏丹起义军和法国人的战争,就是一次实战考验。纸上谈兵再厉害,也比不上战场上真刀真枪杀出来。

  直接拿法国人练手,奥地利军方显然是对这些人寄予厚望的,要不然直接派战斗经验丰富的军官去就行了。

  说完,弗雷德里希继续点名。

  “埃里希·冯·法金汉、波提奥雷克、施特豪森堡……”

  一个个后世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出现在这里。

  经过了弗朗茨数十年的经营,奥地利军队招兵的范围,早就不局限在奥地利国内。

  凡是神罗帝国的民众,都有资格参军入伍,包括北德意志地区在内。

  尤其是普俄战争后,迫于财政压力,柏林政府放弃了原本的军**主义道路。陆军都压缩了编制,对军校的投入自然也小了。

  事实上,有先见之明的容克贵族,在很早以前就开始脚踩两条船。老一辈在普军中服役,年轻一代在奥地利留学。

  现在普鲁士没落,这些军事留学生也不需要回去了,根本就没位置,进入奥地利军队服役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对有志于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弗朗茨来说,这些出身北德意志的军官自然不是问题,反正都是大浪淘沙。

  意气风发的弗雷德里希,1856年出生他,实际年龄也不比这些人大多少。

  只不过运气好赶上近东战争,一路顺风顺水的刷奥斯曼副本,然后脱颖而出的。

  当然,投胎好的作用实质上要更大一些。作为奥地利大公卡尔·斐迪南大公之子,天生就含着金钥匙。

  没有能力都能混的好,有能力就更不用说了。原本只是想去近东战争镀金的,没有想到炼出了真金。

  皇室中出一个有能力的不容易,这样的存在自然要好好培养。本该享受宴会美酒的弗雷德里希,就被弗朗茨一脚从维也纳踹到了东非。

  年轻人总是不甘寂寞的,弗雷德里希不是混吃等死主,也是有雄心壮志的。

  原时空在纸醉金迷的维也纳生活了那么多年,都能够指挥军队上战场,现在更不用说了。

  在弗朗茨的蝴蝶效应下,维也纳的风气明显比历史同时期强了不止一筹。

  碰上一个不喜欢灯红酒绿的皇帝,下面的官僚、贵族自然要受影响。

  社会风气转变,对下一代的影响是最强烈的。大革命过后出生的贵族,普遍都要比上一代强一些。

  作为殖民地总督,弗雷德里希的权限还是非常大的,只要政府没有明令禁止,那就可以干。

  给法国人添乱,自然不在禁止范畴之类。只要不被人家抓住证据,那就没事。

  刚刚上任,渴望建功立业的弗雷德里希,直接策划了这次行动。

  为此,他拜访了一遍了奥地利在非洲的几大总督,从大家手中搜刮了一堆破烂货。

  没有维也纳政府参与,弗雷德里希能够动用的资源有限,这些破烂货就是拿来干涉马赫敌起义的筹码。

  增加投入自然是没有的,不过也不算忽悠人,只要看到了成果,再让政府掏钱就容易了。

  “法奥友好”这玩意儿比“英奥友好”都不靠谱。翻开历史书就知道,欧洲最近几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人的争霸史。

  现在阻碍德意志地区统一的恰好又有法国人,绝大部分奥地利人都认为法兰西是最大的敌人,没有之一。

  坑法国人,弗雷德里希没有丝毫压力。没有派出现役军人参与,就算上给巴黎政府面子了。

  仅仅只是几名刚从军校毕业不久的学生,就算是被法国人给发现了,弗雷德里希也兜得住。

  ……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