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逃难贵妇汇聚_老身自有少年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锦盒打开。

  “你年轻,戴这个正好看!”冯语馨把镶嵌红蓝宝石的金钗,亲手给唐大夫人插在了发间。

  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爱重,唐大夫人乐得接受,起身冲着冯语馨福身道谢,“真真精美,妾身多谢老太君厚赐。”

  冯语馨又说了对下聘的要求,唐大夫人是个明白人,郑重表示,知道该怎么办。

  之后的事情就是唐大夫人来办,与何氏商议后,再去蒋家见范氏商议。

  聘礼单子又改了一回,冯语馨没看,随唐大夫人安排。

  五日后,颐年园收拾停当,明面上,她只搬了正院的拨步床过去。

  花嬷嬷再次证明了她的专业,在风和日丽的上午,扶着冯语馨的手,溜达着走进了颐年院,这就算搬家了。

  当日,何氏便让人收拾出忠勇堂,下人们把何氏随用的东西拿过去,正院就归大房居住了。

  接下来几日,大房原本的东侧院,换上新家具,摆上老太君赏的红珊瑚树,挂满红绸,新房院子看起来喜庆一片了。

  到了下聘当日,陆家老宅正门大开,陆昌锐怀抱大雁,笑得像二傻子一样,骑着高头大马出发了。

  跟在他身后的聘礼,引来了关城百姓的围观,没有扎眼的金银,没有成群的骏马,聘礼朴实庄重。

  陆氏族人在街上帮忙讲解,第一抬的红宝石头面,那是曾经老太君的聘礼。

  一对龙凤镯,是大将军亲自命人打制,听说是在京城,找了最好的工匠做的呢!

  一对掐丝珐琅宝瓶,是先皇后赏赐,御赐之物啊!还有那柄红玉如意,也是御赐之物。

  聘礼中有良田百亩,在关城百姓看来,真不算多,还有绫罗绸缎,一般富户也能拿的出来。

  当然,陆家长孙媳妇不会在意这些,有御赐之物在前,几亩地,几匹马都算是点缀了。

  关城百姓一点没想起,御赐之物不该供在祠堂吗?怎么拿出来当了聘礼了。

  百姓中有从外面来的书生,提出质疑。

  陆家族人笑着反驳道:“难道御赐给了陆家,就不是陆家的东西了?陆家没权利使用?”

  对啊!送人的东西,不让人家用,你送来做什么。收了礼物还有转赠的呢1

  陆氏族人道:“还啥的御赐啊!皇帝都不知道是谁了!用御赐之物怎么了,难得这份尊贵,一般人还拿不出呢!”

  百姓一听,皇帝没有了,大八卦啊!话题马上转到中原战事上去了。

  蒋魁站在蒋家大宅外迎接,当然还有面容肃穆的蒋族老,人家代表的是下河镇蒋氏。

  聘礼抬进去,喜饼进院刚放下,蒋家的人就忙着往筐里捡。

  抱着大筐,一脸喜气的出门,蒋家和陆家结亲,请城里百姓吃喜饼喽!

  唐翰林高声朗读聘书,这是他亲手写的,没想到成了大学士之后,他还有写聘书的一日。

  蒋魁按礼数接了聘书,蒋族长念了恭祝词,意思是下河镇蒋氏,同意族中嫡女嫁与虎啸关陆家。

  蒋家和陆家分别开宴,不少人没有请柬,抱拳恭贺一声,管事也会让他进府饮宴。

  冯语馨才知道,楚州府地竟成了卧虎藏龙之地,不少显贵把女眷子孙送来,把这里当成能遮风挡雨的避风港了。

  “恭喜老太君,聘得蒋氏贤良有德之女。”一位夫人自来熟的凑了过来。

  “好,你能来捧场,老身甚是感谢。”冯语馨这句客套话,说了不下二十遍了。

  “瞧老太君说的,咱们是亲家,我不来岂不是失了礼数!”夫人笑着道。

  冯语馨仔细看了,没在记忆里找到这位,“老身年纪大了,总是记不住事儿,你是哪家的?”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