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人心难测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降卖国,连祖宗都不要,还有的人打着抗战的旗号大发国难财,更有的军官喝兵血吃兵肉将士兵和老百姓不当成人,种种罪恶罄竹难书。

  更可气愤的是,几十年后还有人为这些罪徒大唱赞歌。认为抗战死的士兵多是一种荣耀,认为这还值得表彰!甚至认为死得多就是出力大。就是功劳多!

  真心想说,去他妈的!!

  不过这一切并不是李晓峰,更不是任辅臣和张福荣能改变得了的事儿,从1931年到1945年。这是草菅人命的年代,这是悲哀的岁月,这并不光荣!

  不过在马占山踏入海拉尔的时候,他却并不感到多么悲哀,相反他还是比较高兴地,收复海拉尔和收复满洲里意义完全不同,收复海拉尔在他看来更像是一种标志。

  标志着他马占山又回来了,标志着他将一雪前耻。至于付出的伤亡,他虽然也觉得惋惜。但作为一个那个年月的军人,他并没有特别的在乎。

  “将受伤的弟兄们运回苏联,好好照顾。打鬼子的事情就让我们这些没受伤的人来干吧!”

  开了一个好头,马占山对后面的行动是迫不及待了,甚至生出了一些别样的想法。

  “我认为在海拉尔竖起抗日大旗,在这里招兵买马,然后一举收复北满甚至整个东北都是有可能的!”

  马占山的表态让任辅臣和张福荣大吃一惊,因为按照之前的计划。马占山的部队不应该长久的停留在海拉尔附近,应该快速南下跟冯玉祥的部队汇合。然后在三省交汇处开辟抗日根据地。而现在马占山几乎是全盘推翻了这个决议,这不是要命么!

  不过马占山还振振有理:“此一时彼一时,之前我们没有料到日军如此不堪一击,没有预料到能够占据海拉尔和满洲里这一大片地区。在那种形势下,自然只能南下跟老冯会师。”

  说到这儿,马占山显得容光焕发:“而现在,情况完全不同。有了海拉尔和满洲里,这里条件更好人口更多,而且背靠苏联,在这里建立抗日根据地更加合适!”

  马占山的话有道理吗?有,客观上说是对的。和条件恶劣察哈尔、热河和兴安省交汇处相比,处于中东路上的满洲里、海拉尔条件自然是更好,也确实人口更多获得支援也便利。

  那么李晓峰为什么一开始没有在这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想法呢?原因很简单,满洲里和海拉尔是成也中东路败也中东路。对日本人来说,绝不可能允许铁路干线上重要的城市被抗日武装占领,马占山想要占据城市,一定会遭到关东军的重点照顾。

  实话实说,只靠苏联的那一点点微薄的援助,马占山的那群乌合之众根本就挡不住关东军的铁蹄,而条件更艰苦的三省交汇处虽然看上去不太理想,像是不毛之地,但不毛之地也有不毛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