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3 电子战(下)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问题,激光接收机因为要放在尾部,和动机喷口有干扰。

  而后世广泛使用的激光半主动指令制导,其激光接收器设在弹头部位,并且其激光目标指示器和射器可以分开架设,从而可以实现较远的射程。

  在1943年。以苏联的科技实力,仅仅能够实现激光驾束制导。可能有同志又问了,之前不是有说过空军研了电视制导导弹吗?电视制导也不比激光制导差太多,为什么空军要在战时另起炉灶呢?

  原因很简单。就出在动机上了,为了实现空军要求的较大威力的战斗部5oo公斤以上,新型电视制导导弹的火箭动机有点入不敷出,推力严重不足。如果要实现空军要求的1o公里左右的有效射程,那就只能将战斗部的重量限制在1oo公斤以内。刚才说了。空军希望威力大点,因为之前的实弹检测现,第一代电视制导原件性能有限,制导精度在5o米左右,这样大的误差需要大威力战斗部。

  那么问题来了,战斗部的威力上去了,动机就背不动了,而更大推力的火箭动机还在研之中,无奈之下空军只能用活塞动机对付,而活塞动机一个是体积较大。另一个就是螺旋桨的布置对导弹整体射击干扰很大。电视制导的导引头必然要占据导弹头部,那动机就只能挪到尾部,而动机放尾部进气又麻烦。当然最主要的是那个螺旋桨太占空间了,一般的战术飞机根本没办法带。

  所以,空军对第一代电视制导导弹的性能是不满意的,而现在激光驾束制导似乎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导引头不用放在头部,那动机和螺旋桨自然就可以前移,这样的气动设计更简单而且苏联设计师也更熟悉。至于螺旋桨的体积问题,因为激光驾束制导的射程有限前面说了三公里左右。在如此短的距离内,不需要动机功率太大、也不需要太多的燃料、螺旋桨也可以小一点,所以问题就统统解决了。

  很快匆匆赶制出来的第一代激光制导导弹就诞生了,1943年1o月就进行了第一次实弹测试。可见战时的效率有多么惊人。不过效率之所以这么高,很重要的原因是空军对高空地毯式轰炸的效果极其不满意,迫切地想要提高打击精度和减少远程轰炸机出动的架次为了减少损失。

  哪怕是第一代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实际有效射程仅有两公里的水平,但只要其能够精确地打击目标,空军也认了。

  那么实弹测试的效果如何呢?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当轰炸机四平八稳的用激光瞄准目标。并稳稳当当的射导弹后,导弹很精确地摧毁了目标。

  这个成果让空军大喜过望,马上一口气就订购了五十枚这种导弹。什么,有同志说这个订货量小得可怜?这你就不懂了不是,这是导弹,不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