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2 火箭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格鲁什科的设计局搞出了rd1动机,这就是那段时间苏联非常流行的混合动力动机。活塞动机通过变箱分流一部分动力驱动rd1的泵机为推进剂增压。但是格鲁什科偏好于采用燃烧稳定的硝酸氧化剂,这使得氧化剂泵的耐腐蚀问题非常棘手。一直到1944年,格鲁什科才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么说吧,戈达德的方案是小活塞机带动大火箭,而格鲁什科则是用大活塞机带动小火箭,不过他们的尝试都不太成功。真正推动泵压循环的还是前面说到的那位天才冯.布劳恩。

  在设计a4火箭就是后来著名的v2导弹时,冯.布劳恩跳出了挤压循环的条条框框,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最重要的自然是泵压循环,他很自然的想到直接用泵来输送推进剂,但是用什么动力来驱动这台泵机就是大问题了。你想想导弹的每一分重量都是宝贵的,总不能装死重的活塞动机作为动力来源吧?

  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不在冯布劳恩,而在另一位德国工程师手里,此人叫赫尔姆斯.。这位当年在帮德国海军搞先进潜艇研,他主要负责动力这块。

  众所周知,常规潜艇受限于蓄电池的水平,隔一段时间就得上浮打开柴油机带动电机给电池充电。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潜艇摆脱这种限制呢?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核动力,不过那个年代还不现实。为此工程师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干脆携带多一点氧化剂,咱们在海底也能开柴油机电,比如苏联在二战中就尝试过储存液氧,不过低温储存的液氧危险性实在太大,弄不好就要爆,自然的俄国人是失败了。

  想到的办法是双氧水,这玩意儿比液氧安全一些。可以常温储存,更重要的是,双氧水催化分解时可以长生富含氧气的水蒸气,温度可以达到五百度,这个温度足以使烃类或者醇类燃料自然。也就是说无论是双氧水直接催化分解,还是进一步与燃料混合燃烧都非常适合驱动涡轮机,这种涡轮机就叫透平。

  当然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还是相当危险的。比如1934年3月,冯布劳恩的助手沃姆克博士将双氧水同酒精混合时就生了爆炸,当场炸死了包括沃姆克在内的三人,一度的双氧水加酒精的思路被禁止。

  好在很快德国空军通过实验证明将盐溶液作为催化剂喷射到高浓度的双氧水中可以触稳定的分解反应,这才使得德国人重新捡起透平这条路。比如说v2的涡轮泵就是由双氧水分解驱动的,由于其中并没有生燃烧反应,因此这种泵只能叫气体生器,而不能叫燃起生器很重要。

  v2上有a、b两个贮藏箱,a箱里是作为催化剂的盐溶液,b箱贮藏的是8o浓度的双氧水。它们在气体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