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六十四章 打破瓦森纳协定的封锁_大国军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不同意,我们也能联合成立一个公司。”

  “这件事,咱们帮忙去协调!”武胜利立刻就做了承诺。

  想要制造芯片,就需要叫做光刻机的设备,这东西绝对就是印钞机一样的存在,只要有这种设备,那企业就能赚大钱。

  光刻机的原理很简单,相当于一个高精度的照相机,把设计好的电路投影到硅片上,但是,具体造出来,就很难了。

  国内的起步并不晚,在66年,109厂与华亭光学仪器厂协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65型接触式光刻机,由华亭无线电专用设备厂进行生产并向全国推广。1978年,中科院半导体所开始研制jk-1型半自动接近式光刻机。

  在六五期间,45所进行了bg-101型dsw光刻机的研究工作,并于1985年成功研制出bg-101分步光刻机,在当年年底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该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美国gca公司4800dsw系统的水平。

  但是,由于这方面要投入大笔的资金,国内正在搞经济建设,所以,在光刻机的研发方面就放弃了,国内原本和国外只有五到十年的差距,结果到了后世,差距扩大到了二十年以上。

  说起光刻机巨头来,就得提到阿斯麦,这个代号为asml的光刻机公司,属于全球最先进的,每年生产出来的光刻机供不应求,台积电和三星这些公司为了这些光刻机打破了头,中芯国际更是等了数年也没有拿到货。

  但是实际上,在现在这个时期,阿斯麦还是一个小公司,挤在菲利普总部旁边的板房里办公,要多惨有多惨,所以,现在起步的话,还不算晚!

  要说这个时代的巨头,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尼康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光刻机的本质就是个投影机和照相机,用光来作为刀子,把设计好的电路投射到硅片上,尼康原本就是制造照相机的,属于专业对口,这个年代的尼康,就和后世的阿斯麦一样,手头握着大批的订单,其他工厂的采购人员,天天堵在尼康的大门口等着交货。

  不过,九十年代最大的光刻机巨头尼康,衰落也是很快的,这其中有政治上的纠纷,也有技术路线的选择错误。

  在芯片领域里,有一个着名的摩尔定律,芯片的性能每隔18到24个月就得翻一倍,这样,芯片的制造技术也得不断地前进才行。

  在现在这个时代,其实光刻机的技术还不是很难,毕竟阿斯麦的起家的时候,不过只有三十几个人的团队,甚至就连英特尔等不及尼康的光刻机,自己也可以做几台应急,不过就是把大批的零件买回来,拼拼凑凑,造个特殊的照相机。

  尼康的牛逼之处,就是人家是产业链集合,所有的零件都能自己搞定。

  但是,在进入九十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