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巡航导弹_二战之救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1月22日时被henkel公司赶出来的罗伯特-鲁泽尔加入了fieseler公司才使得当时的p35-erfurt方案看起来更像fi-103,尤其是上置发动机而垂尾置于发动机与机身之间的设计就是他设计出来的,既节约空间又强化了发动机与机身的连接。

  同年6月5日修改完成后的计划再次提交德国航空部,而设计方案则因为不列颠空战的失利而得到了重视,正是军方编号fi-103,后来又改为fzg-76用来掩盖该项目的真实目的。就在8月30日完成了第一枚fi-103的制造。从那时开始进行了超过30次的发射试验,可是失败率超过了50%,fi-103的制导系统和机身兼容性不好,而且机身强度也不过关,甚至连发射架都有设计缺陷,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最高飞行速度达到了625公里/h,射程225公里。

  原本按照历史,一直到1943年夏制导系统与机身的兼容问题才会解决,可是历史因为刘七发生了不大不小的偏差。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原本冯-布劳恩打算根据刘七提供的记忆金属开发一个专门的对地攻击导弹,但设计一个全新的导弹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是说完成就完成的。然而,一天冯-布劳恩和多恩伯格在实验室里时收到了一份文件,上面提到了一种编号为fzg-76的无人靶机要送往佩内明德进行研发,冯-布劳恩立刻意识到这是个机会。在冯-布劳恩的催促下多恩伯格很快的批复了文件,而冯-布劳恩则立刻赶往柏林,找施佩勒元帅要fzg-76去了。

  找到了施佩勒元帅后,冯-布劳恩才知道fzg-76的真实编号是fi-103,正在研究中和a-4火箭类的的飞弹,而且施佩勒元帅也很快批准了冯-布劳恩的请求,但是并没有这么简单,fieseler公司的人拒绝将fi-103交给他。原因很简单,因为冯-布劳恩是党卫军的人,党卫军和空军那是相当的成问题。而fi-103就是空军的秘密武器,而且在项目得到航空部的支持时他们都被戈林要求拒绝向陆军的人透露任何有关fi-103的任何资料。后来,冯-布劳恩还是靠着施佩勒元帅电报才有了进展,不过对方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帮助他们解决fi-103的制导系统和机身的兼容问题才可以把fi-103交给他。

  当对方提出要求后,冯-布劳恩顿时就乐了:‘在行家面前舞刀弄枪,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冯-布劳恩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随后就要求他们把所有携带的fi-103试验型(装备型号后面在跟个v就是试验型)送进工厂,而他自己则往仓库走去。很快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