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8章 讨龙之战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口拿下广东。

  但是,吴佩孚对任其为援粤副司令一事不予理睬。张怀芝则在湘东作战时吓破了胆,已无攻粤的勇气。各路援粤军也相互观望,迟迟不动。

  只有东线李厚基,处在粤军进攻正面,为保住地盘,不得不拚力作战。

  五月底,童葆暄率浙军第一师赶到前线后,北京政.府任命李厚基为闽浙援粤军总司令,童葆暄为副司令。

  六月四日,闽浙联军分兵三路,向粤军发动全线反攻:

  以臧致平旅为左路,拟突破诏安、黄冈粤军阵地,进窥潮汕;童葆暄师为中路,从平和进攻柏嵩关,然后进取斑陂,控扼韩江,威胁粤军总指挥部所在地三河坝;

  唐国谟旅为右路,收拢被许崇智部击散之溃兵,拟先取龙岩、上杭、永定,然后改取守势,牵制粤军左翼兵力。

  闽浙联军投入反攻之总兵力约一万五千人,基本企图是左攻右守,首先进占潮汕,同时袭取大埔、三河坝,将粤军南北割裂,进而各个击破。

  此时,陈炯明与方声涛之间已出现隔阂,滇军隔岸观火,消极怠战。粤军右路兵少力弱,饷弹不继,在闽军臧致平旅的反击下,放弃黄冈,退守汕头。

  陈炯明急调许崇智之左路军一部增援,企图趁臧旅立足未稳之际,收复黄冈。不料闽军右路又乘虚而入,攻占永定,许崇智部退守岩前;粤军中路防线也被浙军突破。

  激战日余,粤军在初期攻取的闽西南要地又全部丧失。接着,闽军左翼前锋深入到汕头一带,其中路已突破峰市,进逼大埔。粤军被动挨打,形势岌岌可危。

  此时,陈炯明此时对北洋政.府已有“内附之意”。一面消极防御,节节退守,一面暗向北军传递函电,以示妥协。

  但是,这时北军在军事上迭获胜利,气焰正盛,对陈炯明“内附”之表示置之不理,拟乘其斗志动摇之机,“一击破之”。于是闽浙军队继续穷追猛打,并以主力从左翼楔入粤境,于七月十八日攻占大埔,威胁粤军总指挥部驻地三河坝。

  在此危急时刻,孙中山再次写信给陈炯明,向其分析敌我形势后指出:“兄身当敌冲,后援难恃,强敌在前,所部又饷械俱乏,处此局势,万难操全胜之算,若审慎求全,则我之兵力有限,敌之增援无穷。为兄今日计,惟有奋力前进,冒险求胜,规取闽中”。

  孙中山一面反复劝导陈炯明,一面派广东军政.府参谋部长吕公望(原浙江督军),赴前线策动浙军倒戈起义,分化瓦解北军。

  陈炯明见“内附”之意不被北军理睬,当面敌军又步步进逼,不得不重新组织兵力,从军事上寻找出路。

  七月二十三日,他将右路之洪兆麟支队调至中路,增强三河坝一线防御力量。八月初,陈炯明集中中路粤军反攻大埔,以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