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一六章 心慈手软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愿意跑的就跑、愿意藏的就藏,反正……田亩没长腿就行。”

  “再者,专业人手不够,抄家也不方便。等回禀了圣上,派了足够的干吏人手,再办剩下的事。”

  刘钰盘算了一下,土地收回之后,重新分配给百姓。如果只是重分的话,并没有什么用,自己心慈手软的暂时不抄家不抄浮财的举动,使得几年之内就会让这些家庭再度崛起。

  但是,后续的配套手段一上,也就基本可以稍微控制一下。

  一共俩配套手段。

  纸币。

  青苗贷。

  朝廷做苏北土改区唯一的金融机构,通过青苗贷,控制即便再度出现小农破产失地等问题,土地也是流回朝廷手里。

  而纸币发行的作用,则是利用土地私有制的制度,以及小农对土地的渴求,由苏北的农民做超发货币的蓄水池。

  他们短时间内是不敢消费的,而肯定是会把粮食卖钱以存钱买地的。

  地又通过青苗贷等手段,保证破产小农的土地是流回朝廷手里的。而朝廷是收纸币的。

  所以,苏北这些小农,可以至少蓄百十万两的纸币,确保他们不会出现在市面上流通,而是积攒着准备过几年买地。

  他们卖粮食、卖棉花、卖油料等换钱的举动,又反过来保证了纸币的币值。货币嘛,能买东西、能卖粮食、棉花、油料,铁器,土地等,这在苏北已经算是完全合格的货币了。

  而为什么苏北敢发青苗贷了?不担心朝廷去收债影响朝廷形象了吗?

  因为一来淮河修好、运河被废,洪泽湖水位降低,这里小农破产的速度降低了。

  二来,朝廷放贷收款,当然也伴随暴力。但这就不是事了,因为张家破产地被青苗贷收回,李家不会兔死狐悲,而是兴高采烈把攒下来的钱拿出来准备从朝廷手里买张家的拍卖地。

  青苗贷的目的不是为了要利息,而是为了推广纸币和保证土地流回朝廷手里,这和当年放青苗贷为了要利息的目的就截然不同。

  纸币若能推广,可比要那点利息的利润大多了,那点利息才几个钱。

  反正刘钰的目的就是纸币,为的是超发一定量的纸币迅速完成淮河灌溉区工程。

  发货币,有时候也得考虑大顺自有国情在此。

  考虑小农分到地之后,压根不会想着去消费,而是绝对会把流通的货币攒起来准备买地。

  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好的蓄水池,不超发货币,加大投资赶紧上基础建设、上对外纺织厂、上煤矿和运煤路、上灌溉区和防潮堤,等啥呢?

  通过纸币——粮食——工程的模式。

  看似靠的是白银来支撑纸币价值,实则是靠土改后的苏北农民的粮食来支撑纸币价值。

  最终用超发的纸币买苏北农民的粮食,用这些粮食提供苏北农民吃来完成灌溉区和海堤建设。

  同时通过纸币积攒、亩税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