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零章 暴论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辽东。

  汉唐的西域,是有收益的。所以要经营,而且乐于经营。

  前朝的辽东,是负收益的,但若不经营,前朝可是有大祸的,这个经验不能不吸取。

  所以地理上的西域,必须要经营,而且要赔钱经营。

  钱从何出?

  是否能做到王安石说的,不加赋而国用足?

  引出第一个问题。

  若是国朝平定了准部,雪山也不再是曾经的吐蕃,辽东犁庭扫穴基本都是汉人了,西南只是改土归流,喀尔喀蒙古已经彻底完蛋,罗刹国不可能动用太多兵力在东北,那么国朝的威胁在哪?

  也就只剩下了东边,虽然历朝教训,北疆、西患才是威胁,但时代变了,再这么想就是刻舟求剑了。

  国朝可能的威胁,就只剩下了东边。

  要么是日本。

  要么就是西洋诸国。

  想要杜绝本朝的威胁,那就需要一支海军。

  有了海军,不去经营南洋,那岂不是等于有沃土有农具有良种而不去种植吗?

  这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东边是有威胁的。

  两个问题引完,又先把问题绕回到了钱上。

  若以广东为汉唐长安,商品往来,胡人杂居,贸易兴盛,那么南洋就应该是安西都护府。

  坐在家里就能收钱,当然好。

  可刘钰下面又附了一张图表,用从传教士那里收集来的种种物价,告诉众人,坐在家里收钱,钱都被二道贩子挣走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才能赚大钱。

  以《货殖列传》所言: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罗刹人走旱路,万里之遥来这边贩茶叶和大黄,可以知道这里面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汉唐时候,大食、大夏等国,都是富庶无比,西洋人尚且蛮荒,也没钱,所以汉唐时候西域贸易可以赚钱,有利可图。

  但现在大食等国穷的叮当响,西欧各国如今金银遍地,所以作为类比,直接与西洋人贸易的南洋,才是汉唐西域的经济地位。

  同时,安南等地,自赵佗时候起,与国朝一直分分合合。前朝打过一次,很快又放弃了,雨林遍布,行军困难。

  安南狭长,如果有一支海军,运兵或者沿海登陆,水运机动支援,若将来国朝富足,安南有变,安南完全可以收复。

  安南、暹罗等地,又都是产米地。若有一支海军,就可以随时运米,沿海一线不会出现饥荒,又能缓解江南日益增加的米价。

  海军和把南洋作为西域经营,又是一体两面。

  若航海强,则可以绕开二道贩子,直接把丝绸、瓷器等,运送到西洋诸国,获取更高的利润,足以支付开拓边疆的耗费。

  若海军强,则无论日本还是西洋诸国,想要在东面威胁,都不会奏效。

  日本国再有野心,若海军不胜,也就无从再有万历援朝事。

  西洋人纵有野心,其国四万里之外,国朝的海军不需要和西洋诸国并起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