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终章 九三年(十)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的时候,说不定饥民都把府衙给占了。

  故而,大顺这边的政策就很明确了。

  工商业是好的,要发展。

  棉纺织业,是大顺工商业的支柱产业,要支持。

  但还要保证粮食安全。

  那么怎么办呢?

  印度种棉花。

  那印度种棉花,岂不是意味着印度缺粮,会导致饥荒?

  那就两回事了。

  河南要是种棉花缺粮了,起义军越过黄河,说不定就把紫禁城扬了。

  那印度缺粮了,难道印度的起义军,还能翻越喜马拉雅山一路北上直冲京城?

  至于无形之手……

  只能说,在粮食问题上,法国的重农学派,刚做了个“好”榜样:别的玩意儿就无形吧,粮食这玩意儿还是悠着点吧。

  看来说,这人没饭吃会饿死,竟然是个在东西方都准确的道理啊。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历史上,印度棉纱,确确实实导致了本土的手工布产业发展,并且创下了大约6亿匹的土布巅峰。

  这也导致了大顺现在面临的现实:

  纺织业,要分开看。

  织业,只能靠外部市场,靠商业霸权和舰队决战,促进织业工业化。

  想靠大顺内部市场,直接织业工业化,那真是异想天开,根本就不懂什么叫“男耕女织”。

  纺业,则大不同。

  其实也很简单:就物价来说,同样的劳动量,是把棉花搓成纱的劳动量更“值钱”?还是把纱纺成布更“值钱”?

  劫夺制下的印度原棉和印度棉纱,自然会对大顺的原本经济产生冲击。

  但是,这种冲击,是可承受的、甚至有利的。前提是大顺的海军,能保证运输;大顺的刺刀,能保证原棉和棉纱的低价。

  大量的印度棉纱进入大顺本土,再飞入寻常百姓家——大顺原本专业只为搓棉纱而生的劳动者,并不多。更多的,还是自己纺棉花搓线织布一条龙。

  既然同样的劳动时间,织布比纺棉花赚的更多,那么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自然是可以推广的。

  一方面,大顺解决了“改麦为棉”这个让朝廷一直头疼的问题。总有人觉得老百姓傻,不知道自己种经济作物;实际上恰恰相反,从明晚期开始,朝廷就一直头疼老百姓自发改种经济作物导致粮食价格波动的问题。

  另一方面,这也为大顺此时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之前三十年的印度殖民,让印度棉花和棉纱,取代了本土的棉花和棉纱——毕竟,有些事在印度能干,而在大顺没法干。刘玉只能在两淮盐地圈地种棉,改良棉种;而在别处,小农经济且朝廷组织力极其低能的情况下……这么说吧,要是大顺能完成全面的棉种改良,在现有土地制度的前提下,那证明大顺的组织力已经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困难”了。想修铁路修铁路、想移民就移民。

  当然,在印度,有些事就可以干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