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五八章 荷兰灾难年(二)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印度公司还有没有资产?

  有。

  波斯的货栈、非洲的贸易处、开普殖民地、舰队、货船、公司总部大楼,这些,肯定都是大顺暂时抢不走的资产。

  以及,东印度公司这一百多年开拓的无形资产、市场惯性、香料垄断销售渠道……种种。

  都是资产,而且是价值颇高的资产。

  问题是,这些东西撑得起东印度公司吗?

  大量的中产阶级市民持股人,是能要波斯的货栈?还是能要那些香料销售渠道?

  在他们眼里,一个铜子都不值。

  他们只想一件事,手里之前如香饽饽的公司股票,不要变成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

  荷兰人从未想过,东印度公司会破产。

  1720年,密西西比泡沫加南海泡沫引发的第一次全欧洲的金融危机爆发,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依旧坚挺。

  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在荷兰人看来,不是纸币,而是黄金。

  和约翰·劳玩击鼓传花吹出来的高回报率不同。

  VOC是真的支付过最高57%的年息的,而且50%的年息回报,持续了将近四年!

  即便1720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依旧支付了%的年息。

  纸币?纸币也配和VOC的股票比?即便拿黄金和那张小小的债券股票相比,都是对VOC股票的侮辱。

  VOC能在国内借到相当低利息的贷款,因为没人不相信VOC还不上。VOC少在国内借款的原因,是他隐藏账目,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真要是在国内借款借多了,容易出问题。

  没有荷兰人想过,大顺会来这么一招釜底抽薪。

  任何一家有问题的大公司,没出大事之前,谁也不知道其内部的财务状况。

  一旦出了这么大的事,之前隐藏的诸多问题,就会瞬间爆发出来。

  此时的股票,和后世的股票还不一样。

  投资者主要赚的,还是股息年金。公司之前是有承诺的,不想持股了,可以原价回收,公司或是自己留给董事、或是卖给别人。

  只不过,之前几乎没人卖而已,而且股票在阿姆斯特丹股交所的售价,肯定是高于股本的。

  与东印度公司关联密切的诸多公司,诸如海事保险业、香料和东方货物期货业、蔗糖期货、贷款银行等等……几乎也都是在8月12号下午,就爆发了严重的危机。

  其实,刘钰选的这个时间点,不只是简单的釜底抽薪那么简单。

  荷兰金融市场的崩溃,很简单。

  更关键的,便是选的这个时间点,使得欧洲金融风波之后的大量空余资本,无处可去。

  20年南海泡沫引发的系统性金融危机之前,英国各家股份制公司的股本,有两亿五千万英镑,折合八亿两白银。在这个年代,就实在有些太热了。

  泡沫爆发后,英国认识到了国家监管的重要性,出台了《泡沫法案》。理论上,除非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