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3章:巴拉顿湖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方还控制着多瑙河的上游,水陆并进的话,补给起来并不困难。

  侯赛因回师之后,便大幅度缩短了所需的补给距离。

  在不主动给布达佩斯守军解围的情况下,这就逐渐变成了一场拉锯战。

  见到对方没上钩,利奥波德也并不着急主动进攻,那就等于放弃了战壕和布达佩斯。

  在对方拥有坦克与飞艇的情况下,即使己部拥有兵力优势,野战也未见得能够战而胜之。

  克拉科夫之役的失败,反而让利奥波德冷静下来,也清楚了奥军已经今非昔比。

  如果自己再次无法取胜,那便会极大程度上打击盟友的信心了,自己在中欧地区的威信也会骤降。

  对方刻意不打过来,便应该是忌惮堑壕的可怕之处,说明这种挖壕沟的战术的确有可取之处。

  利奥波德手里还有两张牌可打,一张牌是新任波立国王索别斯基已经承诺,波军将于十天内抵达战场。

  为了感谢上次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出兵救援,索别斯基答应此次至少出兵十万,力争一举消灭敌军,收复布达佩斯及其周边地区。

  双方加起来的总兵力便高达六十万,已经对奥军形成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另外一张牌,则是巴伐利亚与汉诺威也答应各自出兵五万,但必须在完成春耕之后。

  也就是说,布达佩斯的战事拖得越久,利奥波德手里的兵力也就越多,极有可能真的达到对外界吹嘘的七十万之巨!

  要不是俄国已经被打得焦头烂额,阿列克谢也能出兵至少五万,这样便可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反奥联盟了。

  将半个欧洲的力量联合起来,奥斯曼是绝对无法战胜的。

  最终的结果只能损兵折将,灰溜溜地撤出中欧,甚至放弃整个巴尔干地区。

  包围圈附近的战壕与营盘没有发现波军旗帜,侯赛因便明白索别斯基的人马还没到。

  自己一旦在此时动手,届时波军突然出现在战场上,便极有可能成为改变战局的一股力量了。

  不过侯赛因仍然不打算动手,新一批的补给很快就能到。

  包括三十六门重炮、二百辆蒸汽坦克,以及不少于两万重骑兵。

  对侯赛因来说,这批补对未来与敌军的决战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能多出一百辆,甚至五十辆坦克,就能让战局向己方倾斜……

  所有蒸汽坦克都不是奥斯曼生产的,全都是进口货,而且大部分还是二手货。

  即使这样,苏丹易卜拉欣一世也愿意全部吃下,因为是易货贸易,完全不用花一枚银币。

  明帝国愿意以每桶五银币的到岸价,每年从奥斯曼帝国采购不少于一百万桶成品油。

  科威特油田的埋藏深度非常潜,很多还是自喷井,开采难度几乎为零。

  易卜拉欣一世此前从未想过这种黑色液体能够为自己赚钱,埋在地下几乎一钱不值。

  但在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