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4章:城市排名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都,这四座长三角城市,被北方地区的一些人称为江南四霸。

  人家天生地段好,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天津依托进出口工业与造船业,总算混到了第六名。

  在北方城市里位居第二,仅次于北都,这已经算是殊为不易了。

  这基本是沾了北都的光,要不是天津死死卡住北都的出海口的好位置,估计连这份榜单的前十都进不去。

  北方第三是冬季的不冻港蓬莱,榜单排名第七,城市特点与天津相类似。

  天津算是春夏秋三季的港口,蓬莱则主打冬季进出口业务。

  第八依旧是南直隶松江府的华亭,说明江南的发达是显而易见的。

  前十末尾则是两座华南地区的城市——广州与厦门,后者还多亏了郑芝龙在当地经营多年。

  第十一到第二十的排名则是晋江(泉州)、大同、山阳(淮安)、长安、武汉(武昌府与汉阳府已经合并)、成都、青岛、武进(常州)、保定、沈阳。

  前二十里面,南直隶就占了五座城市(南、苏、扬、淮、常),占了四分之一的份额,其经济发达程度可见一斑。

  北直隶有三座(北、津、保),看着也不少,其实就是北都拼命拉着天津与保定,让这两个小兄弟别掉队。

  西部的城市只有长安入选,尽管陕西通过采油、挖矿以及铁路的帮助,已经彻底告别了朝廷赈济。

  其经济实力仍旧大幅度落后畿辅地区,更别说几乎快要组团起飞的江南一带了。

  陕西含柠夏,其实就四个地方算是比较富裕。

  其一是延长油田,其二是榆林与神府煤矿,其三是长安。

  运油的与挖矿的有钱之后,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北都定居的,都会选择在长安落脚。

  故而在外人看来,长安的有钱人特别多,甚至不亚于天津。

  在昊菁皇帝看来,以后陕西境内出现大型城市也是可能的。

  只要解决了交通与水源,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那就没什么大问题。

  长安与北都,可以看作是北方发展的龙尾与龙头。

  龙尾的经济实力可以比不过江南四霸,但龙头必须比得过,而且还要甩开他们。

  南直隶的五座城市的人口总和与北都不相上下,经济总量也相差无几。

  江南地区虽然是亩产较高的水田,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是非常有限的。

  那些不打算移居南地或者北地的农户,就只能选择进城打工。

  这就导致了南直隶的诸多大城的城市化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

  只是在城市建筑上,短时间内还是明式风格,没有像北都新城这边改变的非常迅速。

  除了南都之外,其余四座城市几乎都是主打轻工业。

  北都的产业结构与南都相类似,走得都是轻重工相结合的路线。

  天津、蓬莱、青岛、厦门、旅顺这五地则是重工业与贸易相结合的路线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