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8章:筹谋辽西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训练了,索性分期分批安排他们移居海外,塞给各出的藩王们,正好可以投其所好。

  从辽西的糟糕情况来看,此举就非常可行。

  只要皇太鸡的大军出动,在本地屯田的卫所兵就只能收缩到各个据点里惶惶不可终日,眼睁睁地看着辫子们收割他们的庄稼。

  假如粮食都是给辫子们种的,让辫子们吃饱喝足再打进关内四处劫掠,那在辽西境内这样的屯田还有何意义可言?等同于资敌!

  在辽西战区宁可不种庄稼,也不能让辫子们在秋收时将庄家都给收走,对朝廷来说,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辽西虽仍有七万人马,但早已丧失了与辫子进行野战的决心和勇气,只能全年实施龟缩战术。

  大部分小据点在辫子造出大量的红夷大炮之后,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标靶,随时都有可能被攻陷。

  主动放弃这些豆腐一样脆弱的众多小据点是当务之急,估计老王头正在着手督办此事,不过周期会比较长。

  不少关外军户仍旧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能够抢在辫子来临之前可以完成收割,在宁远以南还好说,宁远以北至锦州地区都属于危险地带。

  辫子已经重兵驻屯在义州,就意味着在一昼夜之内,他们的骑兵便能出现在宁远以北的任何地方,军户想要安全的收庄稼完全是在异想天开。

  某太子估计皇太鸡吃了这次败仗,加之听说崇祯皇帝不省人事,必然会在秋收之前倾巢出动,跟上次相仿,一路人马直捣关内,另外一路则重新围困锦州。

  辽西的情况就分三种,一般糟糕、比较糟糕、非常糟糕!

  不论是谁,坐到辽西总督的位置上,天天看这些利空的奏报,心情肯定不会好!

  从朝廷已经得到的奏报看出,祖大寿正在跟老王头拧着干,只不过二人还没到翻脸的地步,距离袁崇焕与毛文龙那种关系还有一段距离。

  祖大寿在锦州地区拥兵自重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没得到王在晋的消息之前,兵部尚书王家彦已经上奏过相关事宜了。

  对此,某太子是可以理解的,兵少就守不住锦州城以及外围据点,而且体现不出自身的存在价值,辽西诸部正在走向军阀化,以祖大寿尤甚。

  祖大寿和他的外甥吴三桂就是插在辽西地区的两把双刃剑,用好了自然可以为朝廷排忧解难,用不好的话,随时都可能成为反面范例。

  得到了老王头送去的一批粮草之后,加之城内百姓皆已南运至山海关,祖大寿表示暂时可以支撑两年之久。

  也就是说,到甩锅十四年秋季之前,锦州还是比较安全的,皇太鸡对这处战略要地只能采取长期围城的策略。

  考虑到祖大寿的次子祖泽溥还在锦衣卫当差,已经被擢升为副千户,某太子手里有了筹码,让祖大寿继续固守锦州还算是稳妥。

  反正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