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不算圆满的高加索战役_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3500—5000米。卡兹别克峰、阿戴霍赫峰、阿依拉玛峰、什哈拉蜂、厄尔布鲁士峰及其他一些山峰峰项终年积雪。高加索山脉西段—从浮士特峰到阿纳伯市——群山高度逐渐降低,最高为1838米(塞西峰),平均高度不超过l000米。就高加索山脉西段诸山结构而言,在这些山区里,军队行动较容易,不象东段中段山区那样困难。

  高加索山主脉从山前地带的山脚到1500一1800米的高度的地方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主要是阔叶林)。这些阔叶林在战争年代是军队配置的良好遮障,但是却也给军队的行动带来一定的因难。再高的山峰上就没有植物覆盖了,全都是光秃秃的岩峭壁。

  前高加索是一片由北向南逐渐上升到高加索山脉北坡为止的峰峦绵的山区。整个前高加索遍布库班河和捷列克河水系众多的山间河流、深谷、洼地和隘涧。在北高加索大部草原上,各兵种都能够行动。在前高加索的山谷中和河滩上,可以使用大部队作战。这些山谷和河滩,都通向高加索山主脉山口。

  连接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的铁路只有两条:西线,有一条铁路沿黑海海岸从土阿朴谢到巴统;东线,有一条铁路沿里海海岸从马哈奇卡拉到巴库。除了铁路以外,北高加索同外高加索之间还有途经各山口的公路和土路相连。然而战前,高加索的土路无论在平原地区,还是在山区,都很稀少。在草原地区,几乎没有公路,那里主要是筑路机开出的路和汽车行驶轧出的路。一到冬季、春天泛浆和秋季泥泞季节,这些路都不能走,给部队的行动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高加索的交通状况和地理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德军进攻的主要战役力向只能为:东高加索方向和西高加索方向,由西北而东南横高加索。从普罗赫拉德内依经过古迭尔美斯、马哈奇卡拉、捷尔宾特到巴库的铁路和公路是东高加索方向的轴线,沿黑海海岸上土阿朴谢、苏呼米的铁路和公路构成两高加索方向的轴线。这两个方向具有很大的战役容量,集团军和方面军均可行动。

  1942年,进攻苏联高加索地区的是德国李斯特陆军元帅指挥的“A”集团军群,下辖:备克莱斯特上将指挥的坦克第1集团军(辖步兵第44军和第52军、坦克第3军、第40军和第57军),鲁奥夫上将指挥的第17集团军(辖步兵第5军和山地步兵第49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辖步兵第1军和1个骑兵军)。共计18个步兵师、3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6个山地步兵师、3个轻步兵师、4个骑兵师和2个警卫师,后来坦克第4集团军的部分兵力也转隶给“A”集团军群指挥。

  原本的历史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